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语文教材分析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战争”,课文以叙事性作品为主,有新闻报道、散文、书信和小说。通过学习这五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些历史,可以看到战争扭曲了一些人的心灵,让他们变得凶恶、残暴,也可以看到一些人在凶恶、残暴的敌人面前无比从容、勇敢,彰显了人类强大的精神力量;此外,有的文章还会引起学生这样的思考:我们该如何看待战争?该如何维护和平?等等。这个单元的单元说明里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
了解历史,认识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的最大限度的表现。
要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景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还要努力提高默读的质量和速度。
阅读记叙类文章的方法:注意叙事的几要素(人物和事件为主)。
本单元集结了五篇不同体裁的文章,这五篇文章围绕着一个无比沉重的话题:战争。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不同的作者面对同一写作题材的态度是各不相同的。也惟其如此,文学的世界,以及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才显得如此丰富而又精彩;而这样的精彩,是需要我们作一番细致的比较,方能发现的。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分别是新闻通讯、小说、书信和报告文学。我们知道,每种体裁都具有各自的文体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每篇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的作者独特的观察视角和语言风格,因而,作者也就站在各自的立场上,对“战争”——这个沉重而又深刻的话题进行了独到的阐释。
1 新闻两则
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是以一个领袖的眼光与气度对当时的革命形势作了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我人民解放军取得的巨大胜利的报道来鼓舞士气,并且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来证明国民党反动派的末日即将来临。这两则通讯运用了准确简明的语言,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
教学新闻,一定要了解新闻的特点,也就是它的倒金字塔式的结构以及传达信息的及时性等特点。了解它的结构特点,对于培养学生迅速提取文章信息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而且可以用在日常的新闻阅读中。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媒体的信息铺天盖地,我们用来撷取信息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在繁多的新闻中迅速把握要点,掌握有用信息,关系着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了解新闻的文体特点,知道新闻的第一段一般叫导语,它对整篇文章是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把握了它,大致就把握了新闻的主要内容;还有新闻大多是对一事件的描述,因此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结果这记叙文的六要素同样适用,把握了这些,也可以迅速把握新闻的主要内容。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实时性报道,主要写了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进行渡江战役的进展情况。文章是一个宏观的战略描述,涉及很多地名,对照文中所附的地图可以是繁多的线索变得有条理。教学之前,播放反映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的纪录片或者故事片的片段,了解一些相关的时代背景,对于文章的内容了解会更深刻。另外,让学生读一下毛泽东的《七律百万雄师过大江》,感受一下这一客观性报道中蕴含的恢宏气势和豪迈气概。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是一篇另具特色的新闻作品,它的内容不局限于南阳解放,而由南阳解放说开去,叙述的内容包括南阳的重要地位,一年多来中原战局的巨大变化,中原我军巨大胜利的原因等。这篇新闻一段下来,内容庞杂,信息量大,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划分层次,理清思路,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