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美文选粹(二)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13 17:47:3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820字。
  人民日报美文选粹(二)
  洱源叮叮糖(多味斋)
  杨世明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2日   16 版)
  一到寒冬腊月,母亲就打整制糖的家什,开始熬制洱源炼铁山乡白族人家过年的主要食品——叮叮糖了。
  叮叮糖,只有用铁器等硬物叮叮当当的敲击,才便于取食,因而称之。它主要以玉米、大米等粮食为原料精制而成,是故乡聪慧的“半边天”发明的,但从没申请过专利,也从没想过要申请专利,只是积极向隔村邻乡推广制作技术,一起度过上个世纪那缺乏糖食的年代。
  那时候,母亲在家熬糖时,少不了我去当下手儿,当年熬制叮叮糖的工艺历历在目。
  只见母亲将晒干的玉米或大米精挑细选,除去杂质后,到磨坊粉成面,再取20来斤麦子泡在大木桶的清水里。过了半天,母亲就把泡好的原料放入大铁锅里烧煮。烧煮中母亲用木棒在锅里不停地搅拌,以防锅底烧糊。将其煮成粥状,再将八两左右的麦芽糖均匀地撒入并搅拌,让其与面浆充分反应,使其中的糖分尽快分解出来,同时撤火降温。过会儿,加入适量清水用纱布袋过滤除去糖渣,剩下的是较为纯净的糖液了。这时,复火将糖液中的水分慢慢蒸发出去,火候是由猛火渐渐至微火,而且用木勺不断地搅拌,以防锅底沉糖烧焦。水分蒸至用筷子夹起糖浆,在空中一次,如能成白泡并在空中爆炸消失时,母亲就把熬熟的糖浆快速舀入铺有灶灰的小簸箕里进行冷却,浓缩的糖浆凝固成古铜色的马锣形糖饼,如果这时你趁热加入花生或核桃仁,就制成了可口的花生糖或核桃糖;将仙米花、糯米花或玉米花倒入锅中和残留的
  ……
  亲情年夜饭
  刘齐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2日   16 版)
  除夕夜,举家去餐馆吃年夜饭。头一个月就订好座位。没订包房,包房是小格局,除了不用颠勺、洗碗,和家中区别不大。订的是大堂,图一个新鲜、敞亮。中国的年夜饭有两“密”:亲密,私密。过去都是关起门来吃,只有老天爷,能扒开云朵,透过屋顶,看一眼各家饭桌。新年月,新风俗,许多人改了习惯,走了出来,十家百家,相依相望,合用一个大房子,不仅仅为了省事,为了换口味,额外多饶一千、一万立方米的喜气人气!好啊真好,咱寻常人家,也享受一回老天爷待遇。
  不论墙外飘着雪片,还是立着椰树,中国的饭店历来热闹,人声嘈杂。可是同样的空间,换成年夜饭,别有一番情致。长幼主从与生俱来,早已排定,无须你推我搡,谦让座次,哪怕你在外面人微言轻,总当配角,这会儿也可能备受尊崇,位置居中。斗嘴逞强,狠命劝酒,更是不必。面对爹娘,面对儿女,谁还说什么“感情深,一口闷”? 
  往日饭局,桌桌各有主题,芹菜韭菜参差不齐。今日年夜饭,八方来客不假思索,共同选了一个主题:过年的主题,高兴的主题。原本不搭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