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新解质疑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五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2 21:38:00
  • 资源来源: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1驳论据的方式。 <br>
          2 了解诗歌赏析应注意的问题。 <br>
          3 让学生明白在赏析诗歌时,不要牵强附会以至破坏诗的意境。 <br>
教学重点:驳论据的方式。 <br>
教学难点:诗歌的赏析。 <br>
教学过程: <br>
第一课时 <br>
一. 由配乐诗朗诵《枫桥夜泊》导入新课。 <br>
1、游览过苏州园林的人大概都知道著名的寒山寺里有一块石碑,刻的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全诗借景抒情,通过夜泊枫桥见到的江南水乡秋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旅途中惆怅、孤寂的心情。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千古流传,据说日本现行的几种小学教科书里也选了它。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放朗读磁带或师范读) <br>
2、 指名翻译《枫桥夜泊》 <br>
明确:乌啼: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啼叫,说明天将亮。 <br>
江枫:江边的枫树。 <br>
姑苏:苏州的别称。 <br>
整首诗的意思是:秋凉也半,霜气逼人,月亮落下去了,耳听乌鸦几声啼叫,眼看这江边的枫树和江岸的渔火,使人愁闷难眠。姑苏城外的寒山寺里,半夜的钟声,由远远地飘入客船中旅人的心扉……. <br>
二. 检查预习情况 <br>
1 解释词语  <br>
索引:把书刊中的项目或内容摘引下来,每条下标注出处页码,按一定次序排列,供人查阅的资料。  <br>
招徕(lài):招揽。 <br>
望文生义: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文字的确切含义,只是从字面上去作牵强附会的解释。 <br>
匠心独运:匠心,工巧的心思。独创工巧的艺术构思。 <br>
揆(kuí)情度(duó)理:估量;揣测。 <br>
索然无味: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毫无意味和兴趣。 <br>
三.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对《枫桥夜泊》的新解。 <br>
明确:(1)认为乌啼不是指乌鸦啼叫,而是指“乌啼桥”。 <br>
(2)“江枫”不是指江边的枫树,而是指寒山寺前两座并排的姐妹桥,一座叫江桥,一座叫枫桥。 <br>
(3)“愁眠”也不是愁闷难眠的意思,而是指运河西岸,对着寒山寺大约两公里远的两座山之一的“愁眠山”,又名“孤山”。 <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