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教案2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10/1 23:51: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180字。
  《信客》教案
  教学指导思想: 
  1、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和交流。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才华。 
  3、教学过程中体现全员参与,全面参与,全程参与。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习相关生字词。
  2、感知课文,独立进行“信客档案”的填写,训练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完善“信客档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分组合作探讨问题、为信客写墓志铭等活动,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2应是本课课堂教学的重点 。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3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一、导入
  新课
  (一)板书课题(“信”大写),请学生依据课前所准备的资料或平时积累介绍作者余秋雨。教师视情况补充:
  1、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我国当代著名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主要著作有《戏剧理论史稿》《艺术创造工程》《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千年一叹》《行者无疆》。1997年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入载多部世界名人录。
  2、《文化苦旅》是余秋雨近年来在国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系列性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仅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先生认为,余秋雨“把知性融入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了他的《文化苦旅》”,这评价,深得其真髓。
  (二)解题:“信”是由“人”和“言”组成,人言为信。信的原本意思是言语真实,后发展为讲信用,在后来发展为信物,送信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送信人,被称为信差,信使,信客。这一职业到20世纪初还没有消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