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2)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解析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9 20:37: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1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详解及分析
       作者    唐山市开滦一中 李志强 (063000)
         联系电话:13180421616、2852219
         邮箱:lizhiqiang100@sohu.com
一.
  1.答案:A
   A选项加点字都读chì;B选项“唆(suō)使”,其它3个选项都读sù;C选项“憩”、“迄”都读(qì),“同仇敌忾”中的“忾”读“kài”,休戚(qī)相关;D选项中的“显赫”中的“赫”、“唱和”中的“和”都读hè,溘(kè)然长逝,欲壑(hè)难填。
  读音题秉承近两年的出题风格,没有超出课本范围,是一道较为标准的试题。
  2.答案:B
   A选项中的“有志者事竞成”中的“竞”字应改为“竟”,有“终究完成”之义;C选项“毛骨耸然“的中的“耸”应改为“悚;”天随人愿“中的“随”应改为“遂”,取“满足”义。
  字形题中规中矩,估计让考生比较头疼的是D项。
  3. 答案:A
  “毕竟”是“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例如“他毕竟上过几年学,说起话来头头是道”。“究竟”一般取两个义项:一是“结果,原委”。例如“这事大家都想弄个究竟。”二是“副词,用在问句里,表示追究”,例如“究竟是怎么一回事?”①句明显选择毕竟。
“沿用”和“采用”的区别在于,“沿用”一般指从历史上沿革下来使用,继续使用(过去的方法、制度、法令等),有传承的意思;采用就是指认为合适而使用,没有“历史传承”的意思。②句两个国际药业巨头以前并没有两步发酵法技术,所以谈不上“沿用”。“鉴别”和“鉴赏”区分度很大,“鉴别”重在“别”字,有“辨别“的意思;而“鉴赏”重在“赏”,则是“鉴定和欣赏”的意思。第③句中谈的是读者从文学作品中选择“摹仿”对象的问题,当然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需要的也是辨别“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所以应选用“鉴别”。
   这道题前两个词的选择考生不会遇到较大困难,运用排除法很容易地就能选出正确答案。
   4. 答案:A
   正像考前所预料的那样:将“成语”改为“熟语”,只是使《考试说明》概念更科学,命题更主动,其考查形式和内容如旧。因为像俗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等本身地域性、时代性很强,不太适宜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只有成语最为稳定、权威。“相得益彰”意为“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顺藤摸瓜”意为“顺着瓜藤蔓去找西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差强人意”意为“勉强使人满意”。这三个成语都是正确运用,只有第一个词“忍无可忍”是错误的,“忍无可忍”的意思是“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其结果往往是做出某些反抗举动,而A句中两个民工最终是承认盗窃,所以此成语属于误用。
  5. 答案:C
  标点考查是一个新题型,但是它的考查有一个局限性,就是有些标点在某些条件下是可以互换使用的,所以出现在考卷上的标点必然是极为“标准、正规”的,学生练习了大量的的“偏难怪”标点题是毫无用处的。拿今年考试题来说,A项中“直接引用”的句子用“冒号、双引号”连用。B项书名号的使用范围是“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的名称”,而句中“健康秩序、健康生活”只是主题,所以不能用书名号。C项冒号表总括全文,使用正确。D项最后分句不是问句,所以改问号为句号。这四个例句都是标点符号误用中较为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