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纲规定文言实词练习补遗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中其它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9 6: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0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新大纲规定文言实词练习补遗
为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2002年上半年教育部颁布了订修订的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其中对文言文的阅读提出了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文言句式……。”根据这一要求,附录中列举了需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这比修订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少30 个。而这120个常见文言实词,在这2000年秋季开始试用的高中语文教材中,课后练习已经体现出来的有72个,还没有体现出来的有48个。这就给学生积累这些实词带来不便,不利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复习备考。而教育部透露的2003年高考动向中,明确指出了今年高考命题的七大趋势,其中第一条就是“正确理解‘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在命题设置上,要尊重中学教学大纲,但是不能超纲……”(《自学指导》2002年第32期),这就意味着2003年高考文言实词考查题,将最大限度地围绕大纲所列的120个文言实词设置,否则即为超纲。鉴于此我们将新大纲定的这一要求落到实处就必要的了。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120个文言实词,笔者围绕这48个实词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把它们分类,设计成四类练习题,供高中生,特别是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练习。
一、找出下列各个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并解释各个实词的不同用法:
1、被: (   )与(   )同
○1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2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列传》)
○4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训俭示康》)
○5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6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2、倍:  (   )与(    )同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2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唐雎不辱使命》)
○4焉用亡郑以倍邻。(《烛之武退秦师》)
3、察:  (   )与(   )同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2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
○4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离骚》)
○5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答司马谏议书》)
4、曾: (   )与(   )同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2萧何曾作沛中吏(《猛虎行》)
○3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
○4试以一家之计,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汉平篇》)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5、除: (   )与(   )同
○1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五人墓碑记》)
○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3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郑伯克段于鄢》)
○4然则将军之仇恨,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