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段注释译文及鉴赏共四段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8 18:27: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语段一
齐威王论国宝

齐威王、魏惠王会田于郊①。惠王曰:“齐亦有宝乎?”威王曰:“无有。”惠王曰:“寡人国虽小,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岂以齐大国而无宝乎?”威王曰:“寡人之所以为宝者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②;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吏有黔夫者,使守徐州,则燕人祭北门③,赵人祭西门,徙而从者七千余家;吾臣有钟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④”惠王有惭色。
                         《资治通鉴•周纪》

[注释]
①会田:会猎。“田”同“畋”,打猎。②泗:河名,主流在山东境内。③祭北门: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因为燕在徐州之北,所以只能祭其北门。④岂特:岂止。

[译文]
齐威王和魏惠王在郊外会猎。魏惠王说:“齐国也有宝贝吗?”齐威王说:“没有。”魏惠王说:“我的国虽然小,但是尚且有直径一寸左右的珍珠,能照亮车前车后各十二辆的珠子有十枚。象齐国这样大的国家怎么会没有宝贝呢?”齐威王说:“我所以认为的宝贝和大王你的不同。我的臣子有个叫檀子的,让他守南城,楚人就不敢为寇作乱,泗河旁的十二个诸侯国都来朝见;我的臣子有个叫盼子的,派他守卫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往东在黄河上打渔;我的官吏中有个叫黔夫的,派他守徐州,燕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北门祭祀求福,赵国人就会面对徐州的西门祭祀求福,迁移过来要求居住于齐国的有七千多家;我的臣子有位叫钟首的,派他防备盗贼,就会做到路不拾遗。这四个臣子,能照耀千里,岂止十二辆马车呢!”魏惠王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

[简评]
这是历史上少有的精彩对话。
首先,魏惠王的小家子气表现充分,国君在外交场合会谈,居然象家庭妇女一样,比起手饰来了。惠王依一般女人的心理,要知道其它女人的秘密,就先透露点自己的小秘密,然后一付小女人的聪明劲:“你哪能能没有呢?”齐威王只好顺便给他上课。
人才是最大的财富,这在不仅在今天,就是在上古也应该是基本的常识。但人们最容易忘记的往往就是常识。  
                            张继辉

语段二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
高祖置酒雒阳南宫①。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②,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③,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④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⑥。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⑦。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
  ①高祖置酒雒阳南宫:汉高祖在洛阳南宫设下酒宴。高祖,指汉高祖刘邦,汉朝的开国君主。置酒,摆酒席。雒阳,即洛阳。雒阳南宫,即长乐宫。②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所投降的人,你会顺便把土地城池给了他们。降,指敌方投降。下,指攻下。③害之:嫉妒他。④运筹策:出谋划策。筹策,古代运算的工具。⑤子房:张良的字。张良,刘邦的谋士。⑥萧何:刘邦的丞相。⑦韩信:刘邦的大将,封淮阴侯。

[译文]
汉高祖在洛阳的长乐宫设下酒宴。汉高祖说:“各位王侯价将领不要因为不敢说而隐瞒我,都要说一说你们的意见。我之所以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天下的原因又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您对人简慢而且轻侮,项羽仁义而且爱护别人。但是陛下您派人攻城夺取土地,所投降的人,你会顺便把土地城池给了他们,和天下人一起分享好处。项羽则是嫉妒贤能之人,有功劳的人,他会忌妒,贤能的人他会怀疑,作战胜利后不给人功劳,得到土地不给人好处,这就是他失天下的原因。”高祖说:“你们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其中的另一方面。在后防的军帐中出谋划策,使千里之外的军队取得胜利。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让粮道不断绝,我比不上萧何。统领百万大军,作战定会胜利,进攻一定会攻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是人中的英杰,我能够任用他们,这才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重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评析]
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可贵的是失败要知道为何失败,胜利要知道为何胜利。楚汉相争最后刘邦得胜,关键是刘邦善于用人。这一点刘邦能够充分的认识到,显示出其作为一国之君的过人之处。臣子们总结的原因也不无道理,但视野和刘邦的认识比起来,还是狭窄了一些。
                              张继辉

语段三
师 旷 劝 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①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②矣!”师旷曰:“何不炳烛③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④?”公曰:“善哉!”
                             《说苑》
[注释]
①师旷:春秋是晋国的乐师,目盲,善于弹琴,精于辨音。②暮:晚。③炳烛:点燃蜡烛。④孰与昧行乎:和在黑暗中行走比怎么样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译文]
晋国的平公问师旷道:“我年纪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太晚了吧!”师旷说:“干吗不点燃蜡烛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瞎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我的君王啊!我听说:‘少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