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指导与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3/10/1 18:1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9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记叙文阅读<br>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概内容,弄清文章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br>
    2.理清文章的线索(一般只有一条线索,特殊的文章有明暗两条线索,如第四册16课),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等)。<br>
    3.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揣摩、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能准确概括出层意、段意,能抓住篇、段中的关键语句。<br>
    4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和把握词语的音、形、义,把握关键词语,能够分析、比较词义,掌握用词的规律。注意文中标点的用法。<br>
    5.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揣摩句子的含义和作用。<br>
    6.概括文章的思想内容,结合文章的背景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br>
    7.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的性格特点。<br>
    8.分析把握文章的表达方式及其作用,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注意把握文章中描写人、物、景的方法,如肖像描写、景物描写等等。<br>
    9.分析文章写法上的其他特点。<br>
    10.品评、欣赏文章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能辨析文中思想观点的正误。<br>
    11.能运用联想、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br>
    12.注意阅读题中文学常识、汉语知识及修辞常识的运用等。<br>
二、议论文阅读<br>
    1 .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br>
    2.弄清文章的类别归属(立论、驳论或二者结合)。<br>
    3.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并注意论点在文中的位置。<br>
    4.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层次(纵式结构、横式结构,“总分总”式、“总分”式、“分总”式)。能准确概括文段内容。<br>
    5.认识、分析论据类型,具体分析其作用。<br>
    6.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中的归谬论证等等)。<br>
    7.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典型语句,注意分析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br>
    8.分析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夹叙夹议、议论中的说明和过渡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br>
    9.运用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br>
三、说明文阅读<br>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br>
    2.弄清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br>
    3.准确抓住说明事物的具体特征。<br>
    4.分析把握文章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打比方、摹状貌等)。<br>
    5.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语句。<br>
    6.具体分析语言的准确性。正确理解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准确地对词语的限制、修饰作用进行评析。<br>
    7.能阅读图形,辨识表格。<br>
    8.分析文章写法上的其他特点。如生动说明、平实说明,总说、分说,详写、略写,说明中的记叙、议论等。<br>
    9.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文章的内容。<br>
    例文<br>
一、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 20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br>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br>
    1.这两段文字选自朱德同志所写的《回忆我的母亲》,属实用记叙文传记中的_____,这种文体在题材上要求写_____,写人物的_____都可以,在记叙中还可以穿插___________<br>
    2.文章最初发表在1944年的《解放日报》上,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___________<br>
    3.这两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br>
    4.在文段中找出直接写“母亲”的六个句子,标上序号,依次写出各句的侧重点。①______②______    ③_______④______⑤______(6)______<br>
    5.文段中其余的句子写他人,先写_____,后写_______。写这些的目的都在于______。前者突出了______,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br>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