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000字。
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出题人:姜睿 审题人:姜长清 尹灵慧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骨髓(suí) 叱责(chì) 冰屑(xuè) 咄咄逼人(duō)
B.拜谒(yè) 漫溯(shuò)颓圮(pǐ) 提要钩玄(xián)
C.创伤(chuàng)刀俎(zǔ)分外(fèn) 言简意赅(hài)
D.遒劲(jìng)满载(zài) 凌侮(wǔ) 咄咄逼人(duō)
2.下列各项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彷徨 急躁 斑斓 泌园春 因咽废食
B.遏止 矫健 长蒿 万户侯 图穷匕现
C.感慨 忸怩 震惊 狙击手 书生义气
D.沧茫 倜傥 哀怨 怅寥阔 悬梁刺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中国医院到底是怎么了?社乡医院没有患者,三甲医院则是人满为患,老百姓看病也明知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道理,但社区医疗服务和三甲医院的医疗水平差距是有天壤之别。
B.10年来周市长不但秉公执法,而且秋毫无犯,为市里面做了不少好事,真可谓劳苦功高啊。
C、演讲是一种艺术。演讲中势如破竹的滔滔雄辩,侃侃而谈,未必能赢得高明的听众。
D.虽然这只是一场教学比赛,但双方队员都毫不懈怠,在场上剑拔弩张地踢了起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第一单元诗歌的学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学好诗歌,必须反复朗读。
B.新诗的“新”,体现在用白话写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格的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情感。
C.《大堰河我的保姆》之所以使艾青一举成名,是因为他说真话,抒真情,情深辞切,感人肺腑而形成的。
D.80%以上读过《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人和听说过这个故事的人,在讨论其人其事时,都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
5. 阅读下面语句,选出顺序最恰当的一项 ( )
① 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青年毛泽东发出的“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情感
② 而这首词写的虽是寒秋景物,诗人的感情却是豪迈的
③ 这值得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借鉴、学习
④ 如“悲哉秋之为气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等
⑤ 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
A.④②①⑤③ B. ④③②①⑤
C.⑤④②①③ D. ⑤②③④①
6.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战国策》是经战国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长于议论各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B.词称曲、杂曲或曲子词。词有词牌名,如“破阵子”、“卜算子”、“蝶恋花”等等。一首词的词牌名规定了同类词的字数、音韵、平仄等。词分小令、中调、长调。
C.《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又名《春秋左氏传》。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成语“秋毫无犯”“劳苦功高”等均出自本文。
7.下列选项中不全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①行李之往来 ②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①诸郎中执兵 ②沛公居山东时
C.①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 ②素善留侯张良
二、古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一),完成8—11题。(10分)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 ,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8. 补全语段中所缺语句。(1分)
9.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又前而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