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40字。
《论语》选读练习
Xy888
一、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1.“长幼之节”在文中指什么?“君臣之义”指什么?(2分)
2.子路所说的“道”的含义是什么?子路认为“道之不行”的原因是什么?(2分)
二、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①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日“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予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⑦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元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④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
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名言,来概括“忠”、“恕”的内涵。(1分)
忠:恕:
(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3分)
三、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你是否赞成孔子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四、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内容(4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是,而不是。
五、阅读《论语》中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曾子曰:“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终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1)综合上述5段材料说说在传统儒家看来,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应具有哪些素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