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中考专题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22 18:55: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0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一)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4.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6.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二)作代词。同“尔”,译为“你的”。

(一)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可译“他”“她”“它”等。 2.第一人称,译“我”
(二)作动词,可译“往”“到......去”
(三)作助词
1.译“的”。 2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3.调整(凑足)音节,无实义。
4.用在主谓结构中,消句子独立性。5.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作动词 1.译“做”、“成为”等。 2.作判断词“是”用。
(二)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为着”“为了”。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三)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一)作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把”“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2.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4. 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二)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3.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与中心语。相当于“着”、“地”等,可不译。
4.表示目的关系,译作“来”、“用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