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宁德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质量分析
古田县语文科评卷组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四个中任选三个完成)。
错误①误读,如鞭挞(tà)读成dá,修葺(qì)读成mì 或sǒng,寥(liáo)落读成mào或miù。
②声调标错,如颓(tuí)唐标成túi 。
③拼音字母写错,“l”写成“L”,“i”写成“ ”。
④拼错,如颓tuí拼成tueí。
大概得分率,得3分占30—40%,得2分占30%,得1分占20%,得0分占20%。
2、填空(1)—(4)
错误:①不会,乱写;②字迹潦草,写错字。③写别字。如“仙”写或“先”“神”“人”写成“仁”“鲜”“鸡”。④顺序颠倒。“则难者亦易矣”写成“则难者易亦矣”。⑤添漏字,乱添语气词“也”。如“地利不如人和也”。
大概得分率,得分4分占40—50%,得3分占30—40%,得2分占20%,得0—1分占10%。
3、“语言积累和运用”第2、3题考试情况分析。
①绝大多数学生能背诵,也能较准确作答,成语掌握得也较熟练。
②理解性背诵有部分同学出差错,或答非所部;或由于审题不细心,答错行;或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错别字,影响了成绩。
③成语掌握,部分同学对原句加点字的意义没有掌握清楚,所填写的成语不符合题意要求。
④建议:要加强字词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试题第一大题第4、5小题卷面分析
第4小题失分较多,许多考生模仿句子补写一句,前后句子不够类似,且语意不够连贯,课外读物局限于常见的几种。第5小题80%考生能够正确理解画面反映的现象和表现的主题,也有一小部分考生错误理解为环境保护爱护公物等。
口语交际(两题任选一)感受如下:①出题意图应为考查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连贯得体,且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属情境对话题,兼考查学生对考题的理解、分析能力。1小题要在表达“我”向母亲申述看晚间新闻的理由。2小题要在表达“我”劝小青参加郊游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