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ppt160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上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32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29 8:46: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25张,分析较详尽、全面。有简案。
  《风筝》
  鲁迅
  同学们,从小学到现在我们应该接触到了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吧,下面就请你谈谈自己所了解的先生的作品。
  明确:作者 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思维扩展: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就作家作品而言,学得最多的就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那么先生曾经对自己的作品选入中小学课本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鲁迅是反对自己的文章入选中学课本的。他曾经说:“中国书籍虽然缺乏,给小孩子看的书虽然尤其缺乏,但万想不到会轮到我的《呐喊》。” 鲁迅不愿意让他的这本小说集入选中学的课本其原因,他说是因为自己对人世的悲观,不愿意这悲观的情绪影响了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风筝》就是鲁迅悲观、绝望情绪的充分流露。大家是第一次接触鲁迅先生这样的散文,我希望同学们能够克服阅读的障碍,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在一起学习课文之前,我认为很有必要让同学们了解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请同学们认真领悟,这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有很大的帮助。
  (投影仪显示)
  写作时间:《风筝》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
  师:正月初一可以说是中国人最喜庆的节日,往往中国人还喜欢在新的一年里图个好兆头。那么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大家先来一起读读课文的第一段,再谈谈作者在新年里的第一天的感受。
  (师生齐读第一段。)悲  哀
  整体感知
  本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以什么为线索?“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的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以风筝为线索。
  文中的“我”就是鲁迅先生吗?《风筝》的“真实性”认定《风筝》一文所叙述的关于精神虐杀的一幕是否是真实的?
  鲁迅有时候,会把一件事特别强调起来,或者故意说着玩,例如他所写的关于反对他的兄弟糊风筝和放风筝的文章就是这样。实际上,他没有那么反对得厉害,他自己的确不放风筝,可是并不严厉地反对别人放风筝。”——周建人
  乔峰《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见《鲁迅回忆录》中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 
  他不爱放风筝,这大抵是事实,但鲁迅写折毁风筝等事乃属于诗的部分,是创造出来的。——周作人周作人《鲁迅与〈弟兄〉》,见《鲁迅回忆录》中册。
  理清脉络
  一、总写风筝,奠定基调,引起下文(第1,2节)惊异      悲哀     
  二、回忆“我”毁坏小兄弟风筝的前后情景(第3—11节)
  三、结束回忆,描写环境,衬托“我”悲哀沉重的心情(第12节)写作顺序:倒叙
  研读第一部分,思考
  1、“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我”为什么感到“惊异和悲哀”?
  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春光明媚,北京冬季未过,就放风筝,就想起小时侯精神虐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