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初中第六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7/9 22:01: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5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运用人物的对话推动事件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
表现手法。
     2、剖析曹刿的语言,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学习曹刿机智沉
着、敢于以弱敌强的精神。
     3、了解文言实词“间”、“牺牲”、“作”的含义和文言虚词“之”、
“其”的基本用法。
教学重点:1、分析人物对话的作用,了解曹刿的战略思想。
     2、了解古今词义的区别和“之”、“其”的基本用法。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以人物对话推动事件发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方法:  自读结合讲读
教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类型:  传授知识的讲读课

第一教时
教学重点: 了解《左传》和长勺之战发生的原因,通读全文,排除字词
障碍,掌握重点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基本用法,能用现代汉
语流畅地翻译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文化知识交流:
在中国古代的民族文化遗产中,有着许多光彩夺目的篇章,这些民族文化的精英,就像是母亲的乳汁,哺育、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们虽已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洗涤,但依然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请你择其中之一,介绍一下。
(如:《诗经》、《离骚》、《战国策》、《唐诗、宋词》等等)
2、今天我们学习《左传》中的一段著名文章《曹刿论战》。这段文章,毛主席在他的重要著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曾全文引介,并作了精辟的评析。
这段文章很值得我们一学,出示课题。

二、熟悉,初步理解课文
1、 简介《左传》和时代背景。
(1) 本文选自《左传·庄公十年》,题目是后人加的。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传”是解说的意思,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即按年代顺序记事)。
这是一部非常珍贵的史书,当中保存了我国春秋时期(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之间许多重要的史料。它比较系统地记述了春秋时代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重要方面的事件,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的重要历史文献。
《左传》也是一部杰出的历史散文著作,作者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庞杂纷繁的事件,用较少的笔墨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擅长写大规模的战争,对后世历史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2)时代背景:
本文记述的是公元前684年,齐鲁两国在长勺发生的一次战役。
这次战役发生的原因是这样的: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公子纠等害怕被连累,想离开齐国避祸。公元前686年,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国。这一年,齐国的大臣杀死了齐襄公,立公孙无知为国君。变乱发生后,管夷吾奉公子纠出奔鲁国。公元前685年,齐国大臣又杀死齐君公孙无知,这时公子小白和公子纠都想国齐国做国君,小白从莒国先回到齐国,做了国君,称齐桓公。鲁国派兵送公子纠回国,没有成功。后来齐国虽然杀死了公子纠,解除了争夺齐国君位的严重威胁,但是齐桓公还是以此为借口,仗着国大力强,出兵攻打鲁国,因而发生了长勺之战。
齐国攻打鲁国,显然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但鲁国按曹刿的意见,打败了齐国,使这次战争成为我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