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00字。
《多一些宽容》课堂实录
潍坊十中 鞠立华
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标准》中把语文不仅定位为一种知识的教学,而更多的是一种生命的体验,生活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主题学习”课堂教学的实验恰恰是语文这一意义的实践与研究。依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之一: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塑造崇高的精神境界。怎么通过语文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借助语言感受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文化。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堂关于解读“宽容”这一主题的主题阅读课。试图让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关于“宽容”的文章,通过比较整合所阅读的材料,理解什么是宽容,学做一个宽容的人。
学习目标
通过比较阅读《多一些宽容》和读本上关于“宽容”的文章,理解宽容的内涵,学做一个宽容的人。
学习过程
师:大家都知道“将相和”的故事吧。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甘受廉颇嫉妒之辱,最终使廉颇羞愧难当,负荆请罪。正因为蔺相如的宽容使赵国称雄于世。而这段故事也因为宽容流传至今。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与“宽容”有关的文章《多一些宽容》。并把它和读本上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希望通过对比阅读,理解宽容的内涵,学做一个宽容的人。
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多一些宽容》,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文章的理解。
生:宽容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修养,一种“宰相胸襟“,一种大将风度。
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多一些宽容。
生:宽容是互谅、互让、互敬、互爱。
生:宽容不是无原则的迁就。
师:本文是一篇议论文,开篇即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在课文第二、三自然段重点论述怎样才能宽容,接下来圈点批注课文二、三自然段,结合读本谈你对宽容的理解。
(学生精读课文二、三自然段,并做圈点批注,10分钟之后小组交流对宽容的理解)
师:通过我们大量的阅读和小组的交流,你对宽容肯定有了新的认识,哪个小组先来谈谈。
生: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宰相胸襟”。像蔺相如对廉颇的态度就是宰相胸襟。廉颇嫉妒蔺相如,处处为难蔺相如,可是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却从不和他计较,这不就是一种“胸襟”吗?
生:我认为宽容是一种大将风度。周瑜如果能和诸葛亮联手,就不会气得吐血而死,天下也不会三分。
师:你是从反面举例来论述啦。如果周瑜有大将风度,宽容之心,就不会吐血而死,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