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堂实录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语文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23 21:02: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640字。
《再别康桥》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课《再别康桥》,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徐志摩{板},昨天,我们一同领略了毛泽东诗词的宏阔意象及其所传达的高远意境之美。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诗人徐志摩,走近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走近他多情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师:其实,对于徐志摩和他的这首《再别康桥》,我们在座的许多同学并不陌生,有的同学早已读过、摘抄过|、背诵过。昨天也布置大家预习了,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你所知道的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   **同学,你来说一下
  生:徐志摩 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 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22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
  师:坐下,你的了解很详细。同学们对徐志摩有怎样的印象?
  生:浪漫、天真无邪,崇尚自由~~~
  师:关于徐志摩有说不尽的话题,他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首纯粹绝美的诗,值得我们长久地去品读。除了咱们同学刚才所说的,在这节课里再让我们品一品,看她还能给我们带来那些美的享受。
  师:大家看看题目(指)《再别康桥》,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现在译作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这里留学。
  师:恩,题目中《再别康桥》“再”字(指),说明了这是作者第二次离开剑桥。1918年诗人徐志摩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22年,诗人离开剑桥回国,临行时,诗人留给了康桥一首诗《康桥,再会吧》以倾诉自己的惜别之情。1928年, 诗人又故地重游,心潮澎湃,在归国途中诗人用饱含感情的笔墨写成了《再别康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有感情地读一下这首诗,在阅读时再注意体会诗人的感情。
  生:齐诵全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师:注意下,第三节“青荇”的“荇”应该读 xìng 而不是 xíng,在课文注释也有标明
  师:我们都知道,新月派诗人都比较推崇闻一多先生提出的诗歌的“三美”,请同学们回忆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