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作文:比喻型话题的思辨与联想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15 10:07: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23110字。
比喻型话题作文的思辩与联想
比喻型话题以形象性语言蕴涵观点,一般来说,题面往往是喻体的呈现,话题有象征寓意,比喻型作文重在喻人、喻事。一般是文题本身或文题中的某个关键词除字面的意义外,还隐含着某种喻义,而揭示出这样的喻义就成为这种文题写作的前提。写作这类作文,不可逗留于题意表层,应由表及里,深入挖掘,隐中求义,方能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这样的文题题旨深藏,意蕴深厚,意趣丰满,有着较为广阔的思考空间,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
怎样才能写好此类话题的作文呢?分析材料、拓展喻体就是写作此类话题的有效方法。
1、分析材料即透彻理解话题前的提示性材料,挖掘话题中核心词语的内涵,然后联系现实,从而确定喻体所对应的精神品质。
2、拓展喻体则是抛开材料,挖掘话题中核心词语的内涵,然后联系现实确定主题。
例①:2006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肩膀
【审题提示】“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审题立意:一是从肩膀的功能角度来思考,肩膀是一个人身体的重要部位,肩膀的存在意义-----依靠-----重大。二是从肩膀的比喻义和引申义来思考,这种思考是创新的最佳角度。
如依靠的不仅是人(实),还可以是(虚),这些支撑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需要依靠它们。肩膀是一个民族腾飞的保障,自古以来,“铁肩担道义”者不就是最好的范例吗?
考生还可以逆向思维来求新,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矛盾的统一,肩膀的多寡与我们的成长有何关联呢?肩膀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全凭你的认识来决定。肩膀多,可以使我们衣食无忧,学习无苦,但却带来了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的坏毛病;肩膀少,虽然会使我们经历人生的种种不幸或苦难,但却带来我们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在作文备考的过程中,文字功夫固然要讲究,但形成文字前的思维训练更为重要。要学会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追求新的发现;积极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将直觉思维、反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联想想象思维等灵活地运用于作文中,使思路活跃,文如泉涌。特别是要加强对联想、想象能力的开掘。比如《肩膀》,此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
看到试题,我们可以想到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进而围绕“肩膀”也来写一个 亲情故事;想到现代汉语中的“身肩重任”‘“肩膀儿硬”取其承担责任的含义构思成文;还可由肩膀相靠联想团结协作的象征,人们不是常说“并肩作战”吗;联想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的“如果我比笛卡尔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缘故” ——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可写的内容相当多,关键是如何精选角度展现出一定的新意与深度。关键是比喻性话题作文要化实为虚。这个“虚”往往是指其中的精神品质,认识观念等。
例②、200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 请以“一叶落知天下秋?”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能写成诗歌)。可论述你的观点,可叙说你的故事,可抒发你的情感。(60分)
【审题提示】 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一叶”可以是很小的一个方面,“秋”就是大的方面,因此应该是局部与整体、点与面、小与大、有限与无限、瞬间和永恒等多重关系,这些关系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正像毕达哥拉斯学派所假设的“一条线是由许多单元或点组成的”,高楼大厦是由一砖一瓦构建而成的。大是由小组成的,无数个瞬间和有限构成永恒和无限。这是一种“万物皆数”的观点,世界是由数构成的,在自然界,事物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这种看世界的方法产生得很早,追求人文者努力想超越它,但是其真理的光芒依然闪耀。由小见大,见微知著。作文题是要写出比喻义,运用联想和想象,写出题目的含蓄,富有象征性,既有感性体验的意味,也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超越思想品格、伦理道德的范围,写出很强的文学性来。对生活阅历、文化背景、思维特点、审美情感不同的考生来说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和题材内容,人人有话说,自由发挥的空间大。文学历史、生活琐事,社会现象,可以尽收笔底;伟大渺小、神圣卑微,亚历山大大帝铁蹄,古希腊文化、大汉盛唐,一阵秋风、一枝残荷、一本书,尘埃和宇宙,天地万物、世间万事、千秋万代,任何人、事与物都可以切题,都可以写。
例③许地山的《落花生》有一段话:“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落花生这种隐而不露的品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请以“藏与露”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审题提示】“藏与露”是一对矛盾。深藏不露是一种谋略,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故意把内心隐盖起来,以麻痹对方,如勾践的卧心尝胆,刘备的巧解失态,都是以忍辱负重和随机应变隐饰自己的真心,不让对手识破其东山再起的野心和争霸称雄的图谋,以避开敌人的锋芒,争取时日,积蓄力量。而一旦时机成熟,条件具备,就会露出利牙,刀枪出鞘,置敌手于死地。是为韬晦之计。此其一。
其二,着眼于“藏”字,以《落花生》的内涵为立意的落脚点,歌颂那些幕后的英雄,默默奉献的精神,重“实”轻“名”的品质。有些人没有明星头上耀眼的光环,没有专家学者的名分,但他们辛勤耕耘,甘当人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如教练、陪练、教师、编辑、舞美工作者等等,都是耐得寂寞、远离名利的人,他们把深情藏在心间,把责任压在肩上,用智慧和辛劳把别人高高举起,为祖国和人类赢得荣誉,也不失一种堂堂正正的威仪。有些人埋头苦干,不事张扬,几十年如一日,没有宣言,没有包装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富贵所惑,而终有所成,如石破惊天,把埋在地下的硕果献给世人。这是藏和露最完美的统一,是人类最高的智慧。此其二。
其三,也有些人心气浮躁,张扬招摇,未有产品,即有广告,小有所成;’即以名流自称,以横扫大师、骂倒一切显示自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这种人露得快,也去得快。
例④、一位先哲说过:使我们疲惫的往往不是远处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我们要随时倒掉鞋里的每一粒沙子。请以“沙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审题提示】通过审材料,我们发现,话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