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文学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初中其他文字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8/13 10:04:2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390字。
叙事类文学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叙事类文学名著阅读指导》,记得巴金曾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 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由此可见,走进经典著作是滋养我们心灵的良方。它可以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可以我们了解生活,提高自己的知识品位。为了能够提高我们的阅读量,现在通用的各种教材里面都相应地有关于名著导读的栏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的中外名著,以便于使同学们爱上这些名著。在近年来的中考中,也相继出现了关于名著导读的题目,这些题目的样式也越来越多:有的是要求同学们来介绍一下整篇名著的故事情节,有的是要求同学们来介绍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还有的是要同学们对于名著进行一点点的点评。那么之所以名著阅读要走进教材、走进中考,它的根源在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那么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义务课程标准》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有哪些要求,在《课程标准》当中要求同学们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而且要求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那么相关的要求还有两条:第一条是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还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四大文学样式的一些特点。第二条是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能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还有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也能够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都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些就是《课程标准》对同学们的要求。本学期的课本为同学们精选了二部著作,其中一部《童年》是小说,另一部就是《昆虫记》,下面我就结合《童年》,与同学们谈谈应该如何来阅读叙事类文学名著。
  一、了解、走进作者。
  《童年》的作者高尔基(1868―1936年)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城(今高尔基城)。他的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1913年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里创作了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童年》。1916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人间》;1922年发表第三部《我的大学》。
  二、了解故事背景
  《童年》是高尔基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是高尔基最优秀的作品。三部曲描写了“我”——阿廖沙的成长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高尔基的成长历程。高尔基每一时期的创作都与当时的时代脉搏密切相连。高尔基所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沙俄统治走向衰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