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关键词]激发 引导 创设 鼓励 问题
[摘要]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提问题;创设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阅读,让学生提出问题。
目前,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很令人担忧。年龄小的学生提问还算活跃,但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主动提问题的人数和次数逐年下降。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没有问题意识,课堂上完全是被动学习,他们只满足于听懂教师的讲课,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接收机。也有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就是有了问题,也不愿向老师提出。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意识到: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那么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提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儿童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要使学生对课文感兴趣,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放下教师的权威,关心和爱护学生,亲近学生,先让学生对语文老师感兴趣,而后对语文感兴趣,实现"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悬念法、游戏竞赛法等,引起学生的好奇,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有趣,从而引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进而使学生在求知欲的驱动下,想向老师提出问题。
二,创设时机,让学生提出问题
美国心里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当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紧张或考虑不充分而语无伦次、词不达意或结结巴巴时,教师不能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尊重学生的回答,并认真解答;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要求或不是本课所要解决的内容时,教师也同样要给予鼓励,赞扬这种敢于提问题的勇气。这样,学生才会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语文课本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是你们学习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