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教案6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4/6/25 21:04: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0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教学目标
一、每个学生能品读自己喜欢的一支或一支以上的曲子,根据各曲子子语言运用的特点,概括出《长亭送别》中语言六大特点。
1、精心选用意象的特点
2、情景密切交融的特点
3、诗词口语为一体特点
4、典故的适当运用特点
5、修辞的广泛使用特点
6、长短语叠词回环特点
二、能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鉴赏崔莺莺的轻功名、重感情、叛逆、
倔强的形象,掌握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的方法。
三、能对教师任意提供的已学过的诗词进行艺术手法的比较。
任务分析
一、 起点能力
根据加涅、梅耶等人的学习过程模式的描述,学习过程强调学
习者的主动加工活动及原有知识的重要作用,学习者必须主动找到
新知识的内部联系及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新知识才能被习得和保
持。因而有效的学习必须有知识准备和技能准备。
1、 知识准备:学生已了解《长亭送别》的剧情;学生搜集、熟读与
本曲运用相同意象的诗词或被本曲所化用的诗词。
2、技能准备:有相应的语言积累,已知道诗词鉴赏的方法。
二、 本课学习结果类型
学习目标重视对作品的阅读鉴赏的实践活动,通过教学媒体创
设情景,以诵读为辅助,带动学生对词句和思想内容的理解。学生
的鉴赏活动是这节课的重要环节,习得结果强调个体调控自我认知
活动的知识和个体创造性思维策略知识,属于策略性知识。较简单
的智慧技能构成成分是其学习的必要条件,态度、认知策略、言语
信息是其支持性条件。
三、 课时
一课时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