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直》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18 22:36: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870字。
  《人之生也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能归纳本板块中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和文言句式;能理解并翻译本板块中的著名章节
  2、过程和方法:研习孔子的有关论述,体会其举例论证的方法和语言特色;理解孔子论述中“直”的内涵,认识“直”与“仁”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论语》充满了人生智慧.选择一个生活事例,说明孔子的名言中蕴涵的哲理;孔子倡导人的真性情,但并不是说让人恣意妄为.说说孔子倡导的是怎样的真性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人的起点首先是人的存在,而人伦.道德,或者“大写的人”的起点是什么呢?孔子说“人之生也直”;孟子说,能够扩充自己的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便“若火之使然,泉之始达”。所以,他们点亮了人性的火光,开掘了人性的源泉,孔子似乎更趋向于“真”,孟子则又发展了“善”。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关于人的观念。
  二,探讨
  1,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①直:正直,内不自欺,外不欺人②罔:不正直,自欺欺人③幸而免:侥幸地免于灾祸
  [解释]
  本章主要是讲直道。直道在〈〈论语〉〉中共提叙22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正直和直率。正直是指人的品格问题,属伦理学范畴;直率是人的性格问题,属个性心理学范畴。“直”的反义词有“枉”和“罔”。本章是直和罔对举,是指一个人的诚实,忠诚与否,做人是不是直道而行。一个人在世界上,要忠诚于事业,待人要诚实不欺,这是人间的正道。
  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注:①达:通达,明白,吃透②举直错诸往:把正直.正派的人提拔上来,把他们安置在不正直.不正派的人的上头.③乡:同“向”,原义指“过去”,此处指“刚才”。⑸富哉言乎:这话的意义多么深远!这话的内涵多么丰富!
  [解释]
  这一章有两个重点。
  其一,孔子答樊迟问仁,明确提出“仁者爱人”的思想
  其二,孔子提出智者知人善任观点,并一再提出“举直错诸枉”的主张。
  [品析]
  <<论语.为政>>中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请阐述“举枉错诸直”的重要意义。
  讨论,明确:把正直的君子放在邪恶的小人上面,小人就会离去,没有作恶的舞台和机会,甚至会受到感化,从而改邪归正;把君子放置于小人之上,深得民心,得到民众的衷心拥护,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3,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论语.子路第十三>>
  注:①语:告诉②攘:盗窃③证:检举,揭发④为:替
  [解释]
  这一章通过叶公和孔子的一席话,说明法律和人情这一对矛盾应当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
  叶公认为直躬告发其父攘羊是为人之子的直道,从法律的角度着眼,攘羊已经构成了犯罪,
  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告官才是正道,当然告官之前应当尽力做父亲的思想说服工作.孔子站在封建道德伦常的立场上,认为应当“子为父隐”,不去告官才是直道,说明孔子的直道,还有顺情入理的意思
  4,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