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150字。
课 题 《短文两篇》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1.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了解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
4、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生活、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
教 点
学 难
重 点
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2.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难点:了解本文由具体细小的事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教 准
学 备 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板
书
设
计 蝉
小思
先抑后扬
为了生命的延续,必须好好活着。
贝壳
席慕蓉
对比
珍惜生命,让有限的生命发出异彩。
课 时 教 学 设 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
意图 个性化设计
多媒体出示席慕蓉的一首诗或一段散文,朗读导入。
出示:小思,原名卢玮銮,另有笔名明川。原籍广东番禺,一九三九年香港出生,一九六四年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毕业,翌年进入罗富国师范学院进修,获教育文凭。七三年赴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当研究员。八一年,以论文《中国作家在香港的文艺活动》获香港大学硕士学位。她以笔名“小思”出版了散文集《路上谈》、《承教小记》、《日影行》、《不迁》、《彤云笺》、《香港文学散文》等。
席慕蓉,蒙古族,全名穆伦•席连勃,1943年生于四川重庆,祖籍察哈尔盟明安旗贵族。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及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她是台湾知名画家,更是著名散文家与诗人,著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诗》,美术论著小心灵的探索》、《雷色艺术异论》等。她的作品浸润东方古老哲学,带有宗教色彩,透露出—种人生无常的苍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