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召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一年级春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17930字。 河南省南召一中2008-2009学年高一年级春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18分,每小题3分)
1.每对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楔子/锲而不舍 罪愆/繁衍生息 嬉戏/畏葸不前
B.曝晒/一暴十寒 谛听/归根结蒂 涔涔/遥岑远目
C.炮烙/刨根问底 朱拓 / 落拓不羁 燕国/前合后偃
D.铁杵/忤逆不孝 列观/鳏寡孤独 嫔妃 / 敛声屏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厮混 陪罪 走投无路 安份守己 稍纵即逝
B.九洲 陷阱 竭泽而渔 揭竿为旗 再所不辞
C.慨叹 漫游 插科打诨 皇天后土 撒手人寰
D.谛听 牙慧 针贬时弊 渊源流长 青出于兰
3.填入空白处恰当的词语是 ( )
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 敢于给别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 结果不佳, 反成了怨府, 一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 事事逍遥自在了。
A.常常 因为 可以 然而 便 B.每每 一旦 大多 如果 就
C.大多 即使 不怕 如果 就 D.往往 万一 大抵 然而 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官场腐败、小人得志、阿谀奉承之流俯拾即是的肮脏世道下,郑板桥的孤独、苦闷和愤懑,唯有寄情于兰、竹。
B.鲁四老爷钟鸣鼎食,一饭千金,桌几上吃剩的残羹冷炙对于祥林嫂们来说恐怕是大年晚餐上也难得的佳肴。
C. “台湾元素”在厦门人的生活中已不可或缺,到“向阳坊”买早点,去“康康柳丁”唱歌,在“我家咖啡”谈生意……厦门人在不经意中发现自己的生活已是“台味十足”。
D.教学语言要做到严谨简洁,既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要繁文缛节,应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传达最大的信息。
5.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关汉卿的杂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被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
B.有人认为科学家终日埋头科研,不问家事,有点不近人情,然而事实却是对这种偏见的最好说明。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的希望融入城市。
D.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农民购买家电实行财政补贴,是我国扩大内需尤其是挖掘农村消费市场潜力、缓解家电行业困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有近3000首诗歌留世,其中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最为著名、流传最广。“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李商隐的《马嵬》是一首爱情诗,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读之令人叹惋。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孟子》一书记载了孟子的言行,全书共七篇。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的“性善论”对后世影响深远。
C、元代杂剧和散曲合称“元曲”。杂剧每折用一套曲子,每支曲子各用一个宫调。“净”,男角色,在戏中扮演性情温和、举止文雅的男子。元曲四大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汤显祖的《牡丹亭》、白朴的《墙头马上》。
D、《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都采用了相同的体例。“前四史”是指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班固和司马迁并成为“班马”。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地动仪复原之路
王彬
张衡的地动仪早已消失在历史的深壑中,对它的记录仅见于《后汉书•张衡传》中,只有196个字:“……形似酒樽……中有都柱……”
由于长期无法给予地动仪一个科学的复原,张衡的地动仪不断引起西方学者的质疑。奥地利学者雷立柏在2000年出版的《张衡科学与宗教》一书中说,张衡的地动仪是不科学的,这个仪器不能科学的工作,也没给人任何启发,中国人把张衡的地动仪看成国粹,完全是一种民族的向往,不是一种完美的现实。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冯锐通过仔细分析意识到,雷立柏把王振铎的复原模型混同于张衡的历史原件了。
早在1936年,王振铎就曾进行地地动仪模型的复原工作。他根据英国学者米尔恩几年前对张衡地动仪工作原理的推断,采用悬垂摆的原理,把地动仪内部的“都柱”悬挂起来。因抗战爆发,未能如愿。1951年王振铎再次复原地动仪模型,遵循日本学者萩原尊礼年提出的“直立杆”原理,外形设计则遵循了日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