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题,约5280字
西南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初一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7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污秽(huì) 讪笑(shàn) 犷野(kuàng) 锲而不舍(qì)
B.归省(shěng) 阔绰(chuò) 冗杂(róng) 鲜为人知(xiǎn)
C.惬意(qiè) 羁绊(pàn) 祈祷(qǐ) 叱咤风云(chà)
D.炽热(chì) 砭骨(biān) 剽悍(piāo) 白雪皑皑(ái)
2. 下列各组词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倾泻 斑驳 葱茏 不可思议
B.娴熟 遒劲 语无伦次 眼花缭乱
C.懊悔 班斓 鞠躬尽瘁 潜心贯注
D.蓦然 庇荫 赫然 进退维谷
3. 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2分)
A.当鼓声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声音突然中止)
B.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不停地赞美看到的事物)
C.蓦然回首,童年的影像已经模糊。(突然,猛然)
D.话到嘴边,内心却踌躇不决,终于没能说出口。(犹豫)
4.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②大小的岛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③莫非它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④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A.比喻 拟人 反问 排比 B.反语 夸张 设问 排比
C.比喻 拟人 反问 反复 D.反语 夸张 设问 反复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这部小说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B.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描述了大家认真而凝重地上最后一节法语课的情景,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也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热爱自己国家的语言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每个人都应该把学好自己祖国的语言作为热爱祖国的神圣职责。
C.台湾作家林海音的小说《爸爸的花儿落了》,题目一语双关,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父亲离开人世。饱含了对失去父亲的痛楚,对父亲的怀念与感激以及对自己成长的感受。
D.《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6. 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处都有语病,请指出来并改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