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阴区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5 17:38: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8210个字。
  淮阴区九年级语文模拟测试
  命题:王英俊
  一、语言的积累、运用、实践(22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书在我们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苍茫的宇宙。古今中外他人的智慧通过文字进入我们的视野,丰富贫jí      的大脑,擦亮蒙bì      的眼睛,冷却急躁的情绪,抚慰受伤的灵魂,浸润干涸的心田,陶冶高洁的志趣。
  2、下面一段文字中画线的两个语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把改正后的语句写在相应的横线处。(4分)
  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写作兴趣,我校语文组举行了以“文学与生活”为主题的文学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内容丰富,有优秀书籍推介,有学生作品展览,有生活剧表演等等。②通过这次文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明白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道理。
  语句①应改为:
  语句②应改为:
  3、口语交际(3分)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一份“逐步恢复繁体字”的提案,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题案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语文老师也在班级就这一提案组织了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甲:我认为,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汉字的精华是由繁体字体现的,文明古国的精髓要继承,就必须恢复使用繁体字。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习繁体字,可以更直接地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了解汉语作为象形文字的独特魅力。同时,现在海外华人圈都在使用繁体字。
  乙:承载与传播传统文化的是经典。繁体字可以传播传统文化,简化字同样可以传播传统文化!因为文字本身承载的传统文化实在是太少太少,真正承载与传播传统文字的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如《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史记》等等),不论这些经典之作是繁体字还是简化字。如果以为文字的变迁会导致传统文化的丧失,那么,今天的繁体字也无法完成传播传统文化的重任,最好是恢复战国文字!
  ①两位同学讨论的焦点是(1分):
  ②如果你也参加了讨论,你如何看待“逐步恢复繁体字”这一提案?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4、名著阅读(3分)
  李鬼道:“孩儿本不敢剪径(注:拦路抢劫),家中因有个九十岁的老母,无人养赡,因此孩儿单题爷爷大名唬吓人,夺些单身的包里,养赡老母;其实并不曾害了一个人。如今爷爷杀了孩儿,家中老母必是饿杀!”李逵虽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听得说了这话,自肚里寻思道:“我特地归家来取娘,倒杀了一个养娘的人,天地也不容我——罢!罢!我饶了你这厮性命!”
  李鬼道:“孩儿今番得了性命。自回家改业,再不敢倚着爷爷名目在这里剪径。”李逵道:“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李逵便取出一锭银子,把与李鬼。
  ①选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1分)
  ②李逵平日“杀人不眨眼”,如今却放走了李鬼。这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分)
  5、诗、文名句填空。(共8分,每题1分。请注意: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①海内存知己,。
  ②,却话巴山夜雨时。
  ③但愿人长久,。
  ④,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苟全性命于乱世,。
  ⑥巢成雏长大,。
  选答题
  ⑦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韩愈《进学解》)
  ⑧出师一表真名世,。(陆游《书愤》)
  ⑨子曰:“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子罕》)
  ⑩温家宝总理“两会”上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
  二、阅读与欣赏(68分)
  (一)中国瓷器
  ①中国瓷器是世界公认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之所以名扬天下,主要在于其本身所包含的三项独创技术:胎质、瓷釉、烧结火候。
  ②中国瓷器的胎质大多具备一定的透明性,所谓有素肌玉骨之像。它的原料多为高岭土,无论东南沿海还是华中各省都有此土,尤其是在江西景德镇高岭村一带,风化了的白云母花岗岩蓄藏丰厚。也就是说,在中华大地取用制瓷原料是得天独厚的。
  ③瓷釉覆盖在瓷胎上,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宋代以后,景德镇成为瓷业的主要生产地之一,就是因为这一带开始以“白云石”加入釉中,使瓷釉洁白又易于施加彩饰。
  ④烧结火候,主要是指瓷器烧成的温度。烧制陶器、砖瓦都在1000℃以下,瓷器则不然。据推测,早期瓷器的烧成温度就已经达到1200℃了。日本大阪大学美术史教授木村重信先生曾撰文:“尽管要通过1300℃高温锻烧,釉料仍不变色,纹样依然如故。这就是中国瓷器烧制技术上关键的秘密所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