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备课资料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素材 / 八年级文字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7/4 21:53: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830字。
  《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
  二. 重点、难点:
  《我的母亲》
  1. 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 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我的第一本书》
  1. 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 
  2.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生。
  三. 新课讲授:
  (一)《我的母亲》
  1. 字词:
  文绉绉(zhō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摹画(mó)               眼翳(yì)                舔去(tiǎn)              侮辱(wǔ)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2. 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二)《我的第一本书》
  1. 字词:
  酷(kù)似                 掺(chān)                脊(jǐ)背                   枉(wǎng)读
  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 
  凄惨:凄凉悲惨。 
  奥秘:奥妙神秘。 
  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 
  酷似:极像。
  2. 作家作品:
  牛汉,原名史成汉,1923年生,山西定襄县人,蒙古族。4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是“七月”诗派的重要成员。已出版诗集《彩色的生活》、《祖国》、《爱与歌》、《温泉》、《海上蝴蝶》及《牛汉诗选》等。牛汉在“文革”期间,诗从悲愤的心灵里突然升起,写下了不少诗作。例如:我们在七年级学过的《华南虎》。
  作者牛汉是位诗人,写起散文也有诗意。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3. 整体感知文意: 
  (1)文题“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如果说课文主体部分写的“不同寻常的第一本书”是人生第一课的话,那么写父亲领“我”离开本村到崔家庄念书则是交待“真正的第一本书”,也即走进求知的世界。这贫困境遇中的人生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