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斋记》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7 14:14:5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3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4367字。
苦斋记 • 刘基
林红语文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结合课文注释,把握全文意思,理解全文情感。
2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的一般规律。
3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苦字的理解以及了解一些噶带书斋文化常识。
4 分析刘基散文的一般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对苦字的理解以及了解一些噶带书斋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
学习文言文中词类现象的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
一.作者名片:
刘基(1311——1375),明初大臣、政治家、文学家。字伯温,浙江人。元朝末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不久弃官隐居。后出任浙东行省都事,后被革职,乃回乡组织地主武装,镇压当地起义军。1360年到应天(治今江苏省南京市),为朱元璋筹划用兵次第,参与机要,辅佐平定天下。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为诸葛亮。明初,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诸大典制,均参与议定。洪武三年(1370),授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次年辞官。他性刚嫉恶,与淮西诸功臣不合,终为胡惟庸所陷,忧愤成疾而死。一说被胡惟庸遣医毒死。谥文成。他博通经史,尤精天文兵法。诗歌雄浑而富于想象,散文风格古朴,笔意奔放,一反元末卑弱之风,有不少优秀作品,反映了元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对当时社会现实的黑暗与丑恶都有所讽刺。著有《诚意伯文集》20卷及其他著述多种。
人物介绍:
章溢(1314——1369),明初大臣,字三益,号匡山居士,浙江龙泉人。元末组织地主武装,助元将石抹宜孙,镇压农民起义军。以功授浙东都元帅府佥事,辞不赴,退隐匡山。同被聘请重用。授营田司佥事,巡行江东、两淮等地,按田定租,赢得民心,颇有口碑。后为湖广按察佥事,兴办屯田。后又调往浙东,使其子存道率旧部助李文忠取福建。官至御史中丞兼赞善大夫。
二:导入,激趣:
1.书斋雅趣
中国的文人在写作之余,多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的雅趣。这些书斋的名字,有的反映了作者的志向,有的寄托了自己的情怀,或自勉,或自嘲,让人不禁大开眼界,涉之成趣。
★南宋诗人陆游晚年的书屋叫“老学庵”。据陆游在《老学庵诗》自注中说:“予取师‘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语名庵”,意为要活到老学到老。
★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饮冰室”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形容心情焦虑,内心烦躁,故而饮冰。以此命名,暗示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1924年,鲁迅寓居北京阜城门外西三胡同,由于鲁迅支持学生运动,被当时的“正人君子”诬蔑为“学匪”,所以鲁迅就把自己的书屋命名为“绿林书屋”来反击反动文人对他的诬蔑。
2.名号志趣
词人辛弃疾,重视农业,做官时提倡力田,奖励耕战,晚年退居农村,“更从老农以学稼”,自号“稼轩”。
爱国诗人陆游,忧世愤俗,被权贵讥为不守礼法,他就自号“放翁”,抒发对他们的蔑视。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