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语文“最后一讲”讲义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5 22:29: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9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8700字。
高考最后一讲
总体要求
1、整体看卷,从第一题一直要找到作文,看有多少页,发现问题及时调换试卷;做到心中有数。
2、认真填写个人信息。有的要用墨水笔写,有的要用2B铅笔填涂,不要出错。
3、依次答题,看清题号,防止遗漏。做一题填涂一题。
4、答题纸一定用黑色墨水笔书写。选择题一定用2B铅笔,填涂规范。字迹工整清晰。
5、看清题干要求,特别是比较粗心的同学,认真读题三遍再答题。读题时可在关键词下可做上着重号:“正确的、错误的、没有错误的、全都正确的”等。文字题看清字数、句式、段落要求。注意试卷上所有信息:副题、作品的出处、写作时间、作者的情况、相关注释,等等;既然出现,肯定有用!
6、遇到不能确定的,先在自己认为相对正确的项上轻轻地涂上,以便修改;也可在试卷上做记号;花费在一题的时间不能太多;填涂时,注意A、B卷的不同排列,注意试卷题号与答题卡题号的完全对应。
7、力争一次性做对,不要留下很多疑问指望检查时再解决。最后检查时,需要再看一遍题目及有关材料,避免审题错误。没有充分的理由不要轻易改动答案,要相信第一判断。
8、如果删改,必须用双横线划掉,并将正确的写在删除字迹的上方。
9、掌握好时间:80分钟左右做完语知,60分钟做完作文,10分钟检查。
第一版块:语言知识
1.语音:
【考前提醒】
1、审题时弄清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特别注意“完全不相同”与“完全相同”等关键字眼。
2、解题时,一定要慎重,万不可马虎草率。我们应尽量回忆起复习中所积累的、与题目有关的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词语部分:
【考前提醒】
实词与虚词的选择
实词要一组组地比较,纵向比较,从搭配、轻重、范围的大小、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节奏的和谐等角度来考虑。
虚词要一看搭配,二根据语义判断关联词语是否正确,三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正确。
无论是实词的选择,还是虚词的选择,对于搭配型的选项,应从区分度较高的词语入手,一般在某一、二个答案比较肯定的情况下,采用排除法,既容易提高正确率,又比较接省时间。如果有三个词语要选择判断,一般确定两个,就可以确定第三个。
成语
不能望文生义,一般来说,通过望文生义,用现在的意思能讲通的那个成语往往是错的,如“文不加点、不刊之论、万人空巷”等。
注意少部分成语的多义性。
注意成语与上下文语意上重复:生活安居乐业等。
成语应先看本身的语义,再看语境意义,最后看色彩。
3.语病部分:
【考前提醒】
解答语病题很有技巧性,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判断时,不要草木皆兵,要善于寻找敏感点,高考病句题的病点是很规范的。
(2)要掌握合理的判断顺序:(1)句子成分分析法。可以找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赘余、语序不当等错误;(2)逻辑思维判断法。可以找出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错误。
第二版块:科技文阅读
【考前提醒】
1、理解文章中有特定含义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答题时既要注意文章中与备选答案相对应的句子,注意两者的细微差别,同时“瞻前顾后”,整体把握相关信息。
2、对文章相关信息的筛选。要留意选项的“主观臆断、随意夸大、牵强附会、无中生有、违背常理、以偏概全、偷梁换柱”等。
3、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信息做出合理推断,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考点,我们有必要把具体内容阅读、相关知识和推断的基本方法等结合起来。一定要读懂全文,掌握主要内容,做题才会有一定的准确性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