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十八中2008-20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1 9:53: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题,约8990字。广西桂林十八中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郑义国     审核人:王小利
  注意事项:1. 本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 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I卷(客观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朱拓(tà)  蛮横(hèng)  脑髓(suí)   撮合(cuō)
  B.瓦楞(léng)  焖菜(mèn)   茶峒(tóng)  畏葸(xǐ)
  C.埋怨(mán)  晌午(xiǎng)  契诃夫(hē)  碧溪岨(jū)
  D.船舷(xián)  假期(jià)   度长絜大(xié)  旋风(xuà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蘖根祸胎       懵懂顽童       藕断丝连       哀声叹气
  B.陈抟老祖       瘦削不堪       百无聊赖       耀武扬威
  C.兴致勃勃       心安理得       漫不精心       九宵云外
  D.情不自禁       波涛汹涌       气极败坏       源远流长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         ,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格斯拉兄弟”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
  ②远远的前方,无数层峦         之上,迷蒙云雾之中,忽然出现一团红雾。
  ③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里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       ,因为这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A、标记       叠嶂       栽培       B、标志       叠嶂       培植
  C、标志       迭嶂       栽培       D、标记       迭嶂       培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句的是  (   )
  A.这两位进城打工的农民遭到保安人员的非法拘押和刑讯逼供,他们在被毒打后忍无可忍,不得不承认偷了商场的物品。
  B.这篇文章形式新颖却观点平平,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C.这次举行法律知识考试,有些人竟对“法人”“行政处罚”等法律基本知识素昧平生。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王小慧勤学苦练,顺利地通过了层层检测,当上了文艺兵,总算实现了长期以来的夙愿。
  B.李老师经过深入调查了解,终于弄清楚了学生李伟瞒着老师和同学们帮助盲人提水扫地的事情。
  C.电视的普及,在给现代人带来丰富多彩的视听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在印刷媒介时代所形成的审美趣味和欣赏习惯。
  D.心理健康思想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的《内经》一书中,就有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的发生、诊断和预防中起着重要作用。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B.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傍在祖父身边,闭着眼睛听下去,等到祖父不作声时,翠翠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C.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D.“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近半个多世纪的诗,大约分三类:一种是写“民生”的,一种是写“人生”的,一种是写“醉生”的。
  三种诗写好了,都有价值,都能成为真正的名诗。遗憾的是有关三“生”的诗,今人比起古人来,成色都越来越差。
  关于写“民生”的诗,应侧重于写民疾民苦,即“哀民生之多艰”。四十年代以前,无论是上海滩的诗人还是延安的诗人都写了一些有关民疾民苦的诗。到了五十年代以后,“民生”中已经删除了民疾民苦成分,统统变成“党是亲娘俺是孩,一头扑进娘的怀”式的举世福音了。从前苏联马雅可夫斯基讴歌新政权的长诗《好!》那里学了一点“楼梯体”,随后便对中国的大小苦难几乎都闭了眼,统统变成喜洋洋的“放声歌唱”了。
  诗人写“民生”,贵在有实实在在的亲民意识。在这一点上,今不如古。无论《诗经》中的《伐檀》、《硕鼠》,还是后来杜甫“三吏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