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830字。
高中语文第一册文言文练习
(一)寡人之于国人也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刘海燕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者,不患其众之不足,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刑。”
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
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1)请姑无庸战()
A.请允许我暂且不参加这一平庸的战争
B.请姑姑不要参战
C.请暂时不用打仗
D.我请你不要参加这场战斗
(2)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A.现在夫差有水犀皮制成的铠甲三千
B.现在夫差的水犀皮的甲胄就有一亿零三千
C.现在夫差的有水犀皮衣服的士兵就有十万多
D.现在夫差穿着水犀皮制成的铠甲的士卒有十万三千
2、与“是故败吴于囿”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A、再而衰,三而竭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非弗思也D、其印为予群众所得
3、对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越国亦节矣节:克制
B、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亿:一万万
C、欲其旅进旅退旅:共同
D、亲吾君也亲:爱戴
4、对下面句子意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果行,国人皆劝(果然出发,国人都来劝阻)
B、国之父兄请曰(越国的做父亲和做哥哥的人请求勾践说)
C、请姑无庸战(请姑且不用打仗)
D、安与知耻(哪里知道什么是耻辱)
5、比较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A、①与②意义相同,③与④意义相同
B、①与②意义不同,③与④意义相同
C、①与②意义不同,③与④意义不同
D、①与②意义相同,③与④意义不同
6、国之父兄两次请战,理由各是什么?勾践为何最后“许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