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5张,有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 放歌曲、看图片
图片我们共同欣赏完了,长江的雄伟已根植于每位同学的心中,接下来,请大家结合预习要求,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
①古诗词:
②地理知识 长江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河流全长634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排名:
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省市(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总结(教师):的确,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它与黄河一样,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胡宏伟笔下的长江,共同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气势。
二、下面是读书时间,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图片)
1、为了避免读书出现障碍,我们先把生字、词解决掉。(字词——幻灯检查预习)
2、自由朗读诗歌(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跳读、品读)
3、齐声诵读。
4、读的不错,此刻,相信每位同学对这首抒情诗都有了不同的理解,下面该是大家合作学习的时间了,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看书,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同时结合预习谈一谈从这首诗中,你学到了什么?(概括文章内容,谈读文章体会)
理解:《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赞美了长江的宏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爱与依恋,同时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政治、自豪的赞美之情。
学习这一节
明确: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老师提醒:这一节应如何阅读?(同学齐声朗读)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