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ppt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课件 / 七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1.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3 20:50:2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5张,有教案。
  《长江之歌》教案
  一、 放歌曲、看图片
  图片我们共同欣赏完了,长江的雄伟已根植于每位同学的心中,接下来,请大家结合预习要求,谈一谈你对长江的了解。
  ①古诗词:
  ②地理知识  长江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
  河流全长:河流全长6340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
  附:世界河流排名:
  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
  流经省市(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总结(教师):的确,长江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它与黄河一样,都是我们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胡宏伟笔下的长江,共同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气势。
  二、下面是读书时间,请同学们打开书。(放图片)
  1、为了避免读书出现障碍,我们先把生字、词解决掉。(字词——幻灯检查预习)
  2、自由朗读诗歌(自己喜欢的方式:精读、跳读、品读)
  3、齐声诵读。
  4、读的不错,此刻,相信每位同学对这首抒情诗都有了不同的理解,下面该是大家合作学习的时间了,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看书,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同时结合预习谈一谈从这首诗中,你学到了什么?(概括文章内容,谈读文章体会)
  理解:《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歌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赞美了长江的宏伟壮观,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爱与依恋,同时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政治、自豪的赞美之情。
  学习这一节
  明确: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老师提醒:这一节应如何阅读?(同学齐声朗读)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