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即墨创新学校2009年下学期高一语文下学期第十三周周清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鲁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11 20:27:3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17小题,约6780字。
  即墨创新学校高一语文第十三周周清试题
  编写人 周海安   2009年5月9日
  一、基础知识精练与积累(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摭(zhí)拾     宽宥(yòu)    喀(kē)斯特       昙(tán)花一现  。
  B.懵(měng)懂   咋(zhà)舌    电饼铛(chēng)     谈言微中(zhòng) 
  C.翘(qiáo)楚    土坯(pēi)    苦行僧(sēng)      越俎(zǔ)代庖  
  D.讥诮(qiào)    商榷(què)    天罡(gāng)星     戛(jiá)然而止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    弥漫    雪泥鸿爪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B.涣散    殉情    再接再励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商榷    座落    要言不烦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D.洋相    和蔼    共克时艰     管中窥豹,略见一般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近代以来,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的文化都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西化的命运,惟有中国文化,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至今尚保留着相对完整的独立精神和自主心态。
  B.一度被寄予厚望的“山寨春晚”在遭遇资金缺口、合作媒体退出等问题后无声谢幕,创办人则称将引入商业化模式继续筹办,网友认为这不是“梦想”,而是倚马可待。
  C.为探询奥巴马对朝外交政策,朝鲜不仅高调宣布其试射远程战略导弹,而且强硬中止与韩国的相关协议,美国则拒绝与其单独会谈,美朝双方僵持不下,如箭在弦。
  D.NBA全明星赛于2月16日拉开战幕,人们为了一睹奥尼尔、科比、姚明等明星的风采,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想必当天的菲尼克斯会因这一赛事十室九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针对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即将于2月28日开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三十九届年会确定了“重塑危机后的世界”,旨在寻找稳定金融市场与促使经济增长的良策。
  B.在发达国家,“智囊团”是一种相对稳定的、独立于政府决策机制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现如今它已成为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C.南昌火车站位于京九、浙赣两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位置,今年春运期间,日均发送旅客量比去年增长了56%。尽管是大年初一,车站的大厅里仍有不少旅客在排队购票。
  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己上有所体现。
  5.下列各旬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记一篇日记,抄写几首古诗词等,颇有几丝浪漫主义色彩。
  B.现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敌人的男女有所不同: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药殇》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寻找并渴求光明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法律与暗箱的对峙,智慧与阴谋的相持。    
  D.西方世界以“自由”“平等”“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在全球范围内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如以赛亚•伯林所说,西方世界“声称得救的道路只此一条。”
  二、课本回顾(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下列两句中的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②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A.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不同。
  B.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也不同。
  C.①句的两个“之”相同,②句的两个“而”也相同。
  D.①句的两个“之”不同,②句的两个“而”相同。
  7.对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