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4道题,约6930个字。
浙江省萧山区200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42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基础部分(30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嗜好(shì)破绽(dìng) 迸流(bèng) 味同嚼蜡(jiáo)
B.惬意(xiá) 澎湃(pài) 赫然(hè) 泰然处之(chǔ)
C.绮丽(qǐ) 贮藏(zhù) 枢纽(qū) 茅塞顿开(sè)
D.肇事(zhào) 阻遏(è) 荡涤(dí) 鲜为人道(xiǎ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A. 饶恕不屈不挠瑕疵闻名遐迩B. 渡假渡过难关范畴一筹莫展
C. 涣散沧海桑田诀择深恶痛绝D. 契约锲而不舍青翠山青水秀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秘书处听取并____了各位代表的提案,拟将其分类后,呈交主席团。
②程老领衔____ 《敦煌彩绘源流新证》,填补了敦煌艺术研究的空白。
③我正在欣赏着这里的景致,一位穿长袍戴小帽的老先生骑着一头小毛驴____走过我的身旁。
A.搜集编著悠然自得B.搜集编纂泰然自若
C.收集编纂悠然自得D.收集编著泰然自若
4.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的时代,是百花齐放的时代,我们不但要盈亩满畦的牡丹和菊花,我们也要树下的紫罗兰,草地边的蒲公英。____我们的责任是不但让读者能兼收并蓄,而且还可以各取所需。
A.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又是多种多样的。
B. 世界上没有不爱花卉的人,但是每人的爱好不尽相同。
C.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力,人们既爱牡丹.菊花,又爱紫罗兰.蒲公英。
D. 因为每种花都有生存的权力,那么每位读者也有选择的权力。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人生价值何在?人生出路又何在?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痛苦与困惑。
B. 凭着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乐观的志趣,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受吗?
C. 黎明,葵花翘首向东迎日;正午,花盘追日转向南方;傍晚,花儿面西作别夕阳。
D. “管锥”二字出自《庄子•秋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这为大家熟知。钱钟书用《管锥》命名自己的著作,谦逊之外则有深意,带有反讽的意味。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
①,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④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
7. 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课文《陈涉世家》即选自此书。
②《湖心亭看雪》是我国明末清初的文学家的山水游记。
③《绿色蝈蝈》是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
8.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句序合理,语意贯通;可以删去或调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一个人的一生,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欣悦,那一份苦难。
②人只要具有阅读能力,无形间就可以获得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
③人们通过阅读,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
9. 下面一段话有三处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①“慈善一日捐”活动3月15日在杭州国际会展中心拉开正式序幕。②许多市民积极执行杭州市慈善会的倡议,将一天所得送到社区捐赠点,奉献爱心。③有关人士认为,开展这项活动不仅可以募得善款,还能够增强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
10. 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花草树木,同样具有人的性格.人的风采.人的品德。我喜欢凝视竹的挺拔,因为它有洒脱的风度.刚直的气节;我喜欢欣赏菊的幽雅,因为它有清秀的姿态.凌霜的傲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