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4830字。
2009广州“二模”作文评析及优秀作文
一、关于题意内容
(一)总体把握
第(1)道是话题作文。该题由三个部分构成:材料、话题、要求。对话题作文的审题应把握“三审”原则:
①审材料,抓材料的关键信息。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只是话题的铺垫,其作用是启发学
生思考,所以,考生写作时可以用、也可以不使用话题中的材料。
本次作文的话题材料分别从“人的五官、五官的摆设和人的感悟”三方面提供写作思
考的情境,以激活想象。考生可以从材料中五官的摆设思考,“两只眼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可以理解为目标要一致;“两个耳朵向着不同的方面”可以理解为广泛听取意见,包括不同的意见;“一张嘴巴也许是要人们少说”可以理解为少说、慎说、不乱说。考生也可以参照人的感悟“多看、兼听、慎说”来立意写作。但无论怎样解读话题中的材料,都不能离开话题的范围写作,因为话题中的材料是服务于话题的。
②审话题,明确判定话题类型,灵活驾驭话题的内涵和外延。话题是话题作文的灵魂,
立意角度的选择,论证材料或记叙事件的选取、行文思路的把握都必须要围绕话题展开。
本话题“看•听•说”是由话题材料延引出来的关系式话题。话题中的三个动词“看、听、说”分别由两个间隔号分开,组成关系型的话题。考生一定要认真思考“看•听•说”之间的关系,至于将三者理解为并列关系、递进关系、条件关系还是转折关系,是侧重在“看”或“听”还是“说”,则完全由考生自己选择完成,只要文章能将三者的关系写清楚,能自圆其说即可。
③审要求,揣摹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题目要求“立意自定”,即可以从材料思考立意,
也可以从话题立意;“题目自拟”,即可以在话题范围内自己拟一个题目作文,也可以用本话题作为题目来写作。
综上所述,以下立意均可视为切合题意:
1.如果做到目标一致、广泛听取意见,而又说到做到,就一定能把事办好。
2.只有多看、多听,才能有发言权(有东西可写)。
3.只有多看、多听、多说,才能提高表达水平(思维能力)。
4.善于多角度地观察,多方面地倾听,才能对事物做出客观的评价。
5.多看、兼听、慎说固然对,但有时更要提倡多看、兼听、敢说
6.要做好工作,不能只满足会说,还要深入社会,视察民情,倾听民意。
……
若文章只写“看”,或只写“听”,或只写“说”,总之只写一个方面,均视为偏离题意;若笼统提到“看、听、说”三者的关系,没有将三者表述清楚,
……作文(教研室梁肇栋)
一、答题情况
本次作文是二选一,题(1)为话题作文,题(2)为图画材料作文,考生选(1)和选(2)的人数大致相当。平均分38.3分,难度0.64,标准差7.92,最高分55分,最低分0分。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能多角度理解题(2)的图画材料,思维散得开,“细则”上提及的三种角度考生都有涉及,立意上切合题意的还有:
从肯定愚公的角度:
(1)没有永远的困难,只要坚持,最终会获得成功。
(2)现代社会需要更多的愚公。
……
从否定愚公的角度:
(1)不懂得变通,社会就难以发展。
(2)成功需要正确的方法。
(3)找出问题关键才是解决之道。
(4)不能固守以往的经验
(5)求人不如求己
(6)坚持,有时也是一种罪过
……
但是题(1)或许过多受到引出话题的材料的影响,立意角度比较单一,大多是直接采取人们的感悟“多看、兼听、慎说”这个立意,且较多的是采取并列式的论证结构,对三者关系阐述不足。
2.在材料运用上,一般能做到恰当,且文章取自现实生活的材料多了,如:海峡两岸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实现“三通”、成龙在博鳌论坛不慎言惹众怒等都写进作文。表达上矫揉造作、排比铺陈的情况比较少见,语言大多比较平实。
三、不足之处
……
2009“二模”作文
多看•兼听•慎说
自然赋予万物各种本领,无可否认,人是万物之灵。我们用眼观天下之变化,用耳听四方之动静,用口说出自己的见解。然而,光能看、听、说,只代表了你比普通动物高了一个层次,真正的智者应该多看、兼听、慎说!成功也有赖于我们多看、兼听、慎说!
多看让我们视野开阔,积累更多的经验。古人一直崇尚饱读诗书,学富五车,便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然而古人亦关注人生,便有“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至理名言。的确,“多看”不仅要求我们能够博览群书,获取知识,更要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上总结人生经验。著名作者沈从文从小厌恶书本与数学,但他却在社会这本大书中积累了许多人生的经验,学到了许多书本无法提供的知识。因为他多看,多关注周围、天下,才大大开阔了视野,从而成就了他的文学巅峰。钱钟书更是“横扫清华,饱蠹牛津”,日夜埋首于图书馆,孜孜不倦阅读了大量的图书,从国学到西学融会贯通,具备现代意识和世界性的眼光,以至后来成为东方睿智学人,名满西方乃至整个世界。可见,“多看”能为成功铺平道路!
兼听让我们明辨是非,更好地走向成功。耳听八方,听的是周围的风起云涌,听的是天下的日新月异。我们在听到的内容中,总能找寻到机会、找寻到问题、甚至找到方法。而兼听,更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所以,在多看的同时,兼听更重要!发现DNA分子螺旋结构的沃森和克里克在进行研究时,除自己认真试验外,更是广泛听取不同的见解,尤其是认真地聆听了有关DNA衍射的讲座,因此而激发了他们对DNA的兴趣,成就了他们顶上科学高峰的辉煌。著名作者贾平凹在一次获奖感言中说,他写作的素材都是‘道听途说’来的,不同的声音都给他有益的启发。可以看出,这位“茅盾文学奖”得主是何其关注耳闻的东西,又是多么善于对这些听到的东西进行认真思考!看来,多看固然重要,兼听更是有效的补充,它让我们明辨是非,更好地走向成功。
……
现代愚公之困
执信中学 杜蕴怡
当年愚公发动全家凿石移山,如今只需与一小小电话较劲,现代科技发展不可谓不日新月异,与人方便。既然由这幅《愚公新难》漫画,我们或可一窥当下时代的一些怪象。
这一电话打往何方,为何难打?试作想象,倘若有个现代愚公,碰上一座现代“大山”¬——教育、医疗或住房问题,不一而足——并遭遇一些不公待遇、欲除“山”而后快,那么此刻,他也许正打电话至政府相关部门以冀解决吧。政府是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国家机关,但我们于现实生活中处处可见并深切体会的,却常常是掌公权力者的狂妄自大,及其对民生疾苦的漠视疏忽。于上海工作的公民王帅在网上发帖,曲折披露家乡河南灵宝政府罔顾当地农民利益而强行征地之事,却遭灵宝政府跨省追捕并以诽谤罪起诉之。这种“给点教训”的驭民思想,哪里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了?纵使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灵宝市政府撤销起诉并对王帅给与国家赔偿,当初王帅披露的征地之事却似已被遗忘,此时,农民乡亲的合理诉求将如何得到回覆,合理利益将如何得到维护,他们内心的愤懑冤屈将如何获得纾解,而公义又将如何得到伸张?这些农民,此刻全是现代愚公,而公权力的高高在上和公民利益的遥不可及,则注定了这一通电话难打的命运。
这一电话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