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汇区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鄂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5/2 20:51: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6小题,约6430字。
  南汇区2009年中考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阅读(90分)
  一、文言文阅读(42分)
  (一)默写(18分)
  1、蛾儿雪柳黄金缕,             。(《青玉案•元夕》)
  2、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  
  3、               ,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楼》)  
  4、               ,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
  5、……中无杂树,            ,              ,……(《桃花源记》)
  6、               ,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列诗词,完成7—8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岱宗夫如何?”一句中的“岱宗”指的是              (2分)
  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以“望”入题,却不着一个“望”字,情景交融,赞叹东岳,讴歌造化,希望凌顶而小天下,以抒雄心壮志。
  B、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之雄心,显示出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C、“齐鲁青未了”中的“齐鲁”指的是山东地区,这首诗是杜甫在中年漫游生活中来到山东时所写,以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描写的景物主要是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和投林还巢的鸟。透过描写的景物还能体会出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9—11题(7分)
  答司马谏议书(节选)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9、上面选文的作者是        朝(代)的         (姓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11、下列理解分析最符合文意的一项            (3分)
  A、上文的论点是:批判司马光所谓“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错误言论的具体表现。
  B、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立足点,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分别进行驳斥,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摇的立场和决心。
  C、“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是作者反驳司马光指责的论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