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60个字。
2009年中考语文复习指要
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诸灵康
一、关于新增考点解读
(一)基础知识考查和现代文阅读相结合
考查语文基础知识将坚持上海中考命题的特色,紧密结合阅读材料来命题。
字、词、句、语、修、文的解读总是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的,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意义,更要去体味它蕴含的深层意义。只有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更有效地考查学生对词句深层意义甚至言外之意的解读能力。
语文基础知识
1、汉语拼音:会读拼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字:正确理解、运用3500个常用汉字,会读会写,会改正错别字。
3、词:正确理解词义,辨析同义词、反义词。
4、句:了解并正确变换句式。
5、标点:正确运用常用标点符号,能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6、修辞:识别7种常用的修辞方法,理解它们的表达作用。
7、文学常识:了解基本的文体知识,辨别五种表达方式。了解课文中出现的重要作家、作品。
(二)文言虚词考查和句子翻译相结合
(1)能借助注释、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大体理解浅易的古诗文的内容,了解文言诗文涉及的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知识。
(2)能理解古诗文中词句的含义,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实词,四年的实词积累量达到150个左右;能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或作用;积累一定量的文言句子,能结合语境理解常见文言句式的意思。《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今年文言文阅读的考核继续保持课内文言文阅读理解和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格局。
1、把“吾赖是以食吾躯”翻译成现代文。
2、文中画线句子“民困而不知救”在文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老百姓遇到困难,当官的不知道救助。
B、老百姓遇到困难,然而他们不知道救助。
C、老百姓遇到困难了,他们更不知道救助。
D、老百姓遇到困难以后,他们也不知道救助。
(三)语文运用能力考查与文本拓展及生活实际相结合
能正确理解现代文化作品的内容;能用分析、归纳、比较、质疑等方法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自觉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具有初步的鉴别能力和评价能力。
——《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能力运用的考查主要结合阅读文本提供的材料、思想、观点作适当的拓展,联系生活实际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
1、本文(《特别的面试》)是一个虚拟的情节。作者是针对生活中的现象而写的。
2、仿照第一段的画线句(善良是永恒的春天,是黑夜中的灯火,是精神世界的阳光,是照耀万古的星辰。)给“勤奋”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