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6张,另有教案及朗读。
《夏》教案
zhendai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感悟语言魅力。
2.以读促赏,欣赏语言,品味文中写夏的好词妙句。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语言、感悟语言的魅力。
2.体会作者对夏的热爱、对劳动者的赞美。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赏析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地方,什么季节(西湖,夏天)?
刚才我们欣赏的是清新,柔和,恬静的南国之夏,那么,北方的夏天又是怎样的呢?现在,让我们走进梁衡的《夏》,来体会一下北方之夏的独特感受吧。
二、作者简介:
梁衡,当代作家。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他的主要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夏感与秋思》、《人杰鬼雄》。
三、赏析文本:
1、扫除文字障碍(课件展示)
2、思考:①文中的文眼是哪句?
②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夏的?分别反映了夏的什么特点?
③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方法对景物进行描写
3、录音朗读,课件展示夏日图景。
4、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本
(1)思考释疑:
①中心句: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种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
②文章分别从景和人两方面,分别反映了夏的热烈(景),紧张、急促(人)
③作者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景物的刻画。
(2)从这些画面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夏日怎样的感情呢?(喜爱)
(3)作者写作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表达对夏日的喜爱吗?文章哪一段写出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目的?
明确:最后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