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15 22:16:4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3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740个字。
  初一语文导学案
  年级:七年级主备人:刘庆建审核:
  课题:《口技》课型:新授课时间:09年4月13日
  活动目标:
  1.积累词语、了解课文内容,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3.揣摩语言,体会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逼真的描写,并注意本文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特点。
  4.感受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手法,理解其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熟读课文,掌握文言词句,疏通文义。
  活动设计:
  课前预习:(不打无准备之仗!)家长签字:组长检查
  你知道吗?
  口技,属杂技的一种,是我国很早就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由演员运用口腔发声来摹拟各种声响的技艺。由于表演者多隐身在布幔或屏风的后边,俗称“隔壁戏”。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一场在围幕中表演的绝妙口技。
  1.请你了解作家作品
  本文节选自《》是清代编选的小说。作者,字,人。
  《口技》原为他的《秋声诗》的序言。原意是借口技人的“善画声”(善于绘声绘色地描写生活),说明《秋声诗》也是“善画声”的诗作。细读《口技》,可以看出作者确实善于抓住三个场景,绘声绘色的描写一家四口人在一场火警前后的情景,使我们感到口技表演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迷人地步。
  2、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一》。
  3、抄写熟记课下注释。



  4、完成《同步学习》1、2。
  5、完成《配套练习》一1、2、3、4。
  课堂自学:(提高自我)
  6、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和停顿。
  7、自渎课文,读准字音,读对节奏和停顿。
  8、小组朗读比赛,指正错误,熟悉课文内容。
  9、默读课文,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不会的做好标记。
  合作研讨:(合作愉快)
  10、合作解决自译中的疑难。
  11、完成《课后练习三》。
  展示交流:(比一比,看谁棒!)
  分组展示课文重点词句、译文、课后练习三。
  检测延伸:(一展身手)
  12、文言知识分类整理
  ⑴通假字满坐寂然 _____通______,__________ 
  ⑵词类活用
  妇抚儿乳()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不能名其一处也。()
  ⑶古今异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