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420字。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作文教案:基础等级之符合题意
Xiaofei111
【考点解读】
考试大纲对作文的要求分为两大块: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其中,前者又包括内容和表达两项。分列如下:
基础等级(40分)
内容(20分):①符合题意;②符合文体要求;③感情真挚、思想健康;④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表达(20分):①语言通顺,结构完整;②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发展等级(20分)
深刻:①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②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①材料丰富;②形象丰满;③意境深远
有文采:①词语生动;②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③文句有意蕴
有创意:①见解新颖,材料新鲜;②结构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③有个性特征
评分要求:
1.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根据题意和内容自选的文体的要求。
2.发展等级评分,依据12个评分点,不求全面,以一点突出者按等评分,直至满分。
3.缺题目扣分:每3个错别字扣1分(2008年明确规定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每少50个字扣1分。
4.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最大的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一道高考作文题可以分解为“标题”“材料”和“注意”(或“要求”)三个部分。但不是每年、每道作文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标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你自拟题目,“话题作文”虽然给出了话题,但也提倡考生自拟题目。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作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是高考作文的致命伤。因为任何一篇作文,即使符合评分标准的其他要求,只要不切合高考作文题的题意,都不可能得高分,甚至得分很低。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或话题作为内容范围,由考生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在这种情况下,符合题意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符合题意是作文的首要问题,“符合”的含义是恰当、适当。现在的高考作文题从内容的选材到思想的定位,都比较宽泛,要求也相对灵活,但一定要“符合题意”。例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是大前提,你就不能写“假如”不成立,“记忆不可以移植”,大前提没有了,何谈移植呢?所以要先承认前提条件,然后或记叙、或议论,都可以。“题意”就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抓住题意就抓住了灵魂、抓住了“神”,不然就会无的放矢。所谓“符合题意”,就是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确切理解它们的全部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符合题意”,主要是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有人形象地将“题意”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比做“囚笼的鸟”,你尽可以“横冲直撞”,但却是“戴着镣铐跳舞”,同时,比做“森林里的狮子”,尽可仰天长啸,但只能在森林里。所谓“切合题意”包含两层意思:一曰符合命题意图,对命题者所给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准确,强调审题时要分清是非、优劣、高下、大小、可否等;全面,则强调审题时看清试题中各个部分的字面和深层的含义。二使文章与题目相符。话题作文内容很宽泛,如何选准一个切入角度非常关键,这个角度应该既体现在文章的标题上,也应该体现在文章的内容上。
“符合”的含义是恰当、适当。“题意”是题目的宗旨、中心、观点、思想。符合题意,就是对试题上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近几年的话题作文命题材料和要求都较宽松,但也要注意“符合题意”。
准确,指把握题目要点,确切理解题目含义。一般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