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精编:古诗鉴赏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4/6 22:21:16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490字。  浙江省2009届高三语文最新试卷精编—古诗鉴赏专题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整理人:lyphm001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0~21题(7分)
  云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20.请分析首句“竟”的表达效果。(3分)
  答:         
  21.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20、“竟”是“最终”之意,诗人怀着久旱盼甘霖的焦急心情注视着风云变幻,云不断幻化出各种形象,诗人也不断重复着盼望和失望,最后云彩随风飘散,化为乌有,诗人的希望也终于完全落空。(2分)一个“竟”字,既含有事与愿违的深深失望,也含有感到被作弄之后的一腔怨愤。(1分)
  21、三、四句运用拟人、对比、象征手法(2分)一边是大片旱苗行将枯死,急盼甘霖,一边却是夏云高高在上,悠闲从容,化作奇峰在作自我欣赏。表现了作者对见死不救的夏云的憎恨以及对“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抨击。(2分) 
  浙 江 六 校 联 考语 文 试 卷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和一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22.这两首诗,诗人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情感?(2分)
  23.这两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2.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家却没法回家,只能在远方思念亲人的深切之情。
  23.相同:都没有直接(正面)回答归期是在什么时候,都借助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
  不同:李诗想象将来和亲人团聚时在西屋的窗下窃窃私语、剪去烛花、回忆在巴蜀时的情景的喜悦幸福之情;张的散曲用北雁在霜林如醉的长空里哀啼、行人在黄花已瘦的疏篱边痛饮、秋雨打蕉而惊醒了神游故乡的美梦来回答什么时候是归期,暗示着回家还遥遥无期。
  杭州高中2009届高三三月月考试卷
  (二)阅读下面宋词,完成22—23题(6分)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张先
  【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2.“云破月来花弄影”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看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请你就一“弄”字,谈谈它所显现的“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                                                      ____
  23.“沙上并禽池上暝”描写了什么景色?作者写这一句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2“弄”字具有拟人的特点,显出了姹紫嫣红的勃勃生机和月光皎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