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9张。有教案,约2210个字。
19、《春酒》
周作云
教学目标:
1、 语言的品味和朗读交流,
2、 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来表达浓浓的思乡之情和逝去岁月的无限追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2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 课文导入
《十二令》
正月灯
二月鹞
三月麦杆作吹箫
四月四做做戏
五月五过重午
六月六晒霉毒
七月七巧食喜鹊啄
八月八月饼馅芝麻
九月九登高送娘舅
十月末水冰骨
十一月吃汤圆
十二月塘糕印状元
请大家先读读这首民谣……(播放背景音乐)
从这首民谣中我们知道了温州的风俗,而你们没做到过的有哪些呢?
(学生发言)
那你们知不知道“喝春酒”也是温州的一个民俗?
引出课题《春酒》
二、了解“春酒”:
学生默读课文,谈谈你了解到有关春酒的习俗。
过了元宵家家户户请喝春酒,喝会酒;在东至那天将八样东西泡在酒里;我家的花厅;手帕……
那春酒又有什么味道呢?我们今天也去尝尝……
三、品味“春酒”
1、 再读课文,寻找最能陶醉你的语言画出来,读读品品,并将下面的句子“春酒有一种的味道”填充完整。
(思乡、可爱、淳朴、暖暖……)
示例:
A、童年的味道
(1)、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
明确:写出了我当时情不自禁,对喝春酒充满期望而急切的热情;也写出了当时“我”很“馋嘴”、可爱的样子。(情趣)
可追问学生,引导他们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品味:
“我”当时期望的热情和可爱,是通过哪些词语体现出的,想一想:如果把“一马当先,不请自到”,换成了“受邀请”,会怎样?如果把“还”换成了“便”,效果又会怎样?
明确:终于到来的急切心情,一副很嘴馋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