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一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7 19:37:1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820字。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制定了“再别康桥”的教学设计方案。通过图片导入主题,创设情境,欣赏诗歌,分析诗歌,引导学生走入文本,发掘学生独特的审美体验。即运用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学习情境,学生则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材料进行对比学习,感悟徐志摩诗歌华丽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发出的强烈的艺术感染,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教师主要通过对每节诗歌的分析来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内容和意蕴,最后通过一段视频欣赏来加深学生对整篇诗歌的印象。
  1、学习任务分析
  “再别康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相对于一般诗歌而言,本诗篇幅较长,但每节诗意境鲜明,情景交融,富有音乐美和流动的画面美。
  本诗共有七节,可以用1课时来进行学习。主要介绍作者和诗歌写作背景,赏析诗歌和分析诗歌特点。具体来讲,主要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来认识作者,写作背景则可以结合作者在英国剑桥大学的留学生活或者重返剑桥的经历来介绍,赏析诗歌环节主要通过对每节诗中的意向或修辞手法的分析来完成,分析诗歌特点主要是结合作者的构思、诗歌的意境和反应的情感来分析。据此,通过教师恰当的媒体运用和生动的分析,学生对该篇诗歌的理解和掌握便更进了一步。
  (1)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方法,以及如何感知和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和艺术美。
  (2)   教学难点:诗歌的意象与内容关系以及引导学生从诗中读出个人的独到见解。
  2、学习者分析
  学习的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由于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和认知基础,加上平时社会生活经验的积累,因此,学习这篇诗歌没有太大的理解上的难度,同时对于情境的体会和融入也是不存在问题的,主要是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对其中蕴含的深层意境的深入理解还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目标
  ①学习新诗的鉴赏方法,在逐步深入的朗读中领会诗歌的音乐美、意象美和建筑美。②通过对《再别康桥》一诗中意象和语言的赏析,体会诗人内心深厚的感情。
  4、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自主上网搜集的有关康桥和作者的图片,教师准备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的音频、视频和动画。
  5、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
  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不舍,又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还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新课教学】
  ①   导语讲完后,给学生展示幻灯片中有关康桥的图片,以便让学生对康桥有一个初步印象。
  ②   给学生展示主题幻灯片,引出今天所讲内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