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树》说课稿及教学导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3 8:21:1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5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840个字。
  《那树》说课稿说课人:高岩
  说教材 教材地位 《那树》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这个单元的文章都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散文。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描写生命,讴歌生命,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本单元课文都融进了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沉思索。
  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学过有关生命和人生主题的两个单元,也早已接触过散文这种文体,因此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还是比较好把握的。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通过分析体会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现实,发表见解,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在于理解老树价值,品格及其命运。
  2、难点在于从老树的命运中挖掘作者更深刻的意图。
  说教法教学方法 1. 小组合作学习法。
  2. 讨论点拨法。
  3. 品读法。
  4. 联想想像法。
  5. 延伸拓展法。 课堂教学注重合作探究,注重多层对话,从老树的特点、功用入手,探究老树的命运,进而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对都市文明与自然界共同发展等问题的深层思考,全面挖掘课文多方面的资源,力求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都有收获。
  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质疑--探讨--释疑--辩论 学习本文应首先感知老树的形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此基础上体会托物寄意的手法,理解课文的主旨,探索文章打动人心的奥秘,品味鉴赏本文的哲理美、修辞美,感受悲剧色彩,奇幻色彩,深层体会王鼎钧散文的艺术魅力。另外要联系生活实际,关注身边的绿色,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课堂教学过程 预习
  课文 提前下发本课的导学提要,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课前朗读课文至少两遍(读准字音),并将课后词语掌握。
  导入新课
  (1`) 大地上最悦目的颜色是绿色,大地上站立着的最大的生命群体是森林。但是在今天,许多地方的绿色正逐渐被吞噬……这节课我们共同关注台湾作家王鼎钧笔下一棵树的命运,看看那树会给我们留下怎样的思考。 教师设想
  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
  学习目标
  (1`) 1、通过分析体会文中富含哲理、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朗读、默读,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重新认识生命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投影或小黑板显示
  小组合作
  (12`) 学生分组探究课文,小组内部交流。
  1.形象分析组:从不同的角度,用“那是一棵的树”这个句式说话,概括“那树”的形象。(第一五小组)——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情感交流组:用“文章中让我感到”这个句式说话,实现作者与读者的情感共鸣。(第二六小组)——达成目标1
  3.特色品味组:从文章中选择典型的语句和段落品析,了解文章的写作技巧。(第三七小组)——达成目标2
  4.模拟实践组:了解社会,收集有关资料,谈感受,做关爱自然,关爱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宣传工作。(第四八小组)——达成目标3 教师
  动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