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生作文训练法之十九——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2 22:34:3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310字。
  洪生作文训练法之十九——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述
  广州市真光中学•丁洪生
  分论点,从属于中心论点,它具体深入地从多方面或多层次阐释和证明中心论点。用问添法来立意设置论点或分论点,首先是设疑,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分步作答,根据答案来提炼分论点。如以《谈风度》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②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③要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问添法的要诀是问好,答案正确而形象)
  一、分论点的提炼方法主要有:
  1.分解法     论证中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似文章结构中的总分关系。如“理想”话题,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分论点对“奋斗”一语进行具体分解:
  ①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②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③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一些抽象的文题,如《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一切》等常用此类结构布局谋篇来进行论证。 
  2.阐述法   几个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属性和思想意义的揭示与阐发,是作者对某一论题思索认识的结果。比如华东六省中学生作文大赛中的一篇夺魁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作者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种精神后,便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 
  ①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②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④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此类形式最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深刻程度。阐释类的议论散文,如《谈理想》、《说自信》等,很适宜采用此类结构。
  3.分类法    在论述过程中,采用多角度分析方法,阐明几个并列的理由时,就应该分门别类地提炼出几个论点来。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
  ①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②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③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4.利弊法    议论文常要论述某种主张做法,而要证明应不应这样做,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谈作用说危害了。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①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创财)
  ②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健体)
  ③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修身)
  又如一高考优秀作文《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作者在论证时,也用了此种结构:
  正确态度:宽于待人,严于律己。
  ①宽于待人,才会有知人之智;   ②严于律己,则会有自知之明。
  也可依据“逐层深入,步步推进”的思维模式来提炼分论点的。如以《当学生干部的得与失》为题作文,可借助此法设计分论点:①阐明当学生干部的职责;②分析当学生干部而产生矛盾的两个方面:a、可提高各方面的能力,b、工作多会影响学习;③阐明克服当学生干部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5.因果法   在议论说理的过程中,用事情的原因来证明其结果,或以结果作为论据来证明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