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2 18:55:19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6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8480字。
  2009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理解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Xiaofei111 
  【把脉高考】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基本不能明确地表示意义,而只能组织实词完成句子结构的词。它是构成文言句子不可缺少的部分。“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中学生在古文学习中常见的,而不是生僻晦涩的;二是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是在上下文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三是对于这些文言虚词用法的基本要求是了解,而不是识记。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2004年《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18个虚词。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
  【备考策略】
  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
  1、清虚实。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以是虚词又可以是实词。如,“顾”义为“但”(虚),又义为“回头看”(实);“以”义为“把”(虚),又义为“认为”(实)等。
  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如,“之”可作代词,又可作结构助词,有时也可作动词。
  2、善于和现代汉语相比较。有的文言虚词沿用下来,古今用法一样,如,“学然后知不足”。有的用法完全消失,如,“夫”、“盖”。有的古今写法一样,但用法发生了变化,如,“所以”,文言里表示原因和凭借,现在则表结果,“虽”在文言里既可表转折(虽然),又可表假设(即使),现在则只表转折。有的改用别的词,如,“于”在文言里起了多种介绍作用,在白话文里,这多种介绍作用则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