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舞阳中学2008-2009学年度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测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10 20:42:36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4070个字。
  恩施市舞阳中学2009年春季八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
  湖北省恩施市舞阳中学潘文阶
  班别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课内知识积累:【24分】
  1、 给下面短语中的加点字注音:(4分)
  互相轩邈鸢飞戾天箪瓢屡空衔觞赋诗
  遇其叱咄俟其欣悦以衾拥覆负箧曳徙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水皆piǎo碧()línglíng作响()短hè穿结()
  折jí 沉沙()qiǒng楼玉宇()jījī富贵()()
  3、按要求填空:(5分)
  (1)《三峡》中与“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意境相似的句子是:
  (2)《五柳先生传》中表明“先生”隐士心境的句子是:,。
  (3)《过零丁洋》中表明诗人以死明志和高尚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4)苏轼《水调歌头》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是:
  。
  (5)《与朱元思书》中描写山奇并赋予山无限生机的句子:
  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蝉则千转不穷(2)造饮辄尽
  (3)从流飘荡(4)每有会意
  (5)干戈寥落四周星(6)猛浪若奔
  (7)何事常向别时圆(8)高处不胜寒
  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A、忘怀得失,以此自终。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不以千里称也。
  6、下面四组加点词用法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B、一百许里。不知何许人也。
  C、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岩多生怪柏。D、或置酒而招之。录毕,走送之。
  7、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表明“先生”率真耿直,不拘小节。
  B、好读书,不求甚解。表明“先生”一味消沉,不思进取,看书只是为了打发难熬的时光。
  C、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借“寒树”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D、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揭穿说,高度赞扬了“先生”的高洁人格。
  8、对下面句子欣赏不合适的一句是()(2分)
  A、“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中“聚”、“怒”“表里”等词用得好。①突出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暗示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②拟人修辞,把本来静态的山写动了,本来无情的水写得心潮翻滚。③曲为心声,一切景语皆情语,“聚”“怒”两字透露了诗人极不平静的情绪。
  B、“我欲乘风归去”,“归”,即回家,词人巧妙地暗示出美好皎洁的月亮才是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人感受到词人的心如月光般澄澈。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运用比喻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联在一起,表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D、“短褐穿街,箪瓢屡空,晏如也”。借用古贤颜回贫困的典故,形象地表明了自己生活拮据,贫困不堪的现状,心中充满了愤愤不平的情绪,只能自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