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9 15:18: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30字。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
设计意图:2008年语文科《考试大纲说明》(广东卷)规定,阅读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小说的阅读鉴赏时有可见,如2008年广东卷。描写具体的环境是小说的特点之一。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环境主要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的感情等。从环境描写入手来开展对小说阅读的复习,既是抓住了基础,也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三、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三、必修四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印发小说类文本阅读试题,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日月行色》。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
二、回顾小说相关文段,分析、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钟)
(一)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1.问:回忆《荷花淀》和《药》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以下两个文段在小说中的作用。
例1: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例2: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
2.参考答案:
例1: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作者连用两个比喻,突出芦苇的柔润、洁白,营造了幽美宁静的氛围,烘托出水生嫂勤劳、善良、热爱亲人的形象。同时,这一景物为后面的情节展开作了铺垫,因为正是家乡如此富饶美丽,水生嫂才对故乡充满了热爱,容不得帝国主义的侵略,毅然送夫参军,组织队伍参加战斗。
例2:作者描绘了一幅异常单调和阴暗的画面,作用是①与华老栓的爽快和充满希望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华老栓希望破灭的必然性②为夏瑜的牺牲营造孤寂、肃杀的气氛,暗示革命者脱离群众的悲哀③暗示当时的社会现实的阴暗、凄凉和恐怖。
(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或氛围;烘托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三、高考试题分析、演练(27分钟)
(一)《日月行色》(07年湖北卷)(10分钟)
[例一]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
农村兴订婚,“订”者“定”也,仪式既简单又庄重,记得订了婚的第二天,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