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之“探究”专题教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6 6:40:0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8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7300字。教学课题 现代文之“探究”教案一
教学目标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 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引入
石 灰 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人于谦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换一个角度,我可以用诗中深山的石头经过千锤万凿、烈火焚烧变成留在人间的清白来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考点解析
1.《考试说明展示》
09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将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归属于,现代文阅读中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能力层级的一个考点。
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fēn)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2.比喻解析:用《石 灰 吟》比喻这个考点,能找到这些相似之处:
(深山)石头——文学类文本;
(石灰)留在人间的清白——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千锤万凿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探究发掘(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烈火焚烧
如何发掘文本的丰富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
3.进一步解析:了解这个考点的具体内容(点读)
“不同的角度和层面”, 就是要求我们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考察,可以从作者、读者、文章中人物的角度,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的角度,等等;“不同的层面发掘”,就是要求我们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掘。
“丰富意蕴”,指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等多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深层次。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从作者主体方面来说,作品中的意蕴,是其思想、意识、情感的综合体。
“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民族心理主要指一个民族作为一个大群体所具有的典型心理特点,是特定民族在长期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历史文化的积淀过程中形成的,并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