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32张,另有教案。
15.古代诗歌四首
知、能目标:
1.积累生词,理解并掌握“澹澹、竦峙、萧瑟”等词语。
2.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3.能够流畅地背诵并能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尝试改写成记叙文。
过程、方法:诵读、联想想象、互动赏析,感悟诗歌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情、价目标:反复朗读中感受古典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接受古典文学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点:诵读;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造想象感悟诗歌意境之美。
教时设计:2课时。
教学设想: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同时能够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诵读,可先从调动学生的感情积累进行切入,农村学生不少父母在外打工,他们思念父母,日夜盼望着与父母团聚,父母的思乡、念家、念子之情肯定在他们心中印象深刻。所以,本课在设计上先赏读《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两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再联系朱自清的《春》进行赏读《钱塘湖春行》,最后再进入曹操《观沧海》的赏读。这样线索清晰,而且导入容易、自然。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赏读《天净沙 •秋思》、《次北固山下》。
一、导入新课:
首先调查班级学生家长在外打工的情况。同学们,你们想父母吗?什么时候最思念?要知道你们的父母也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你们,思念着家乡。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表达思乡之情的诗歌,看看我国古代的文人们是如何表达他们的思乡情的。
我们先学个容易点的,学习方法是自读讨论。
二、赏读、自读小令《天净沙•秋思》。
1. 学生朗读、点评。
2. 老师补充介绍作家及其体裁。
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他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代散曲四大家。散曲中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被誉之为“秋思之祖”。
天净沙:曲牌名,相当于可以填词歌唱的乐谱。本诗的题目,秋思。
3. 学生诵读,结合课下注释。
补充解释:
古道:指古代的道路。
断肠人:指长期漂泊在外的游子。
昏鸦:黄昏时分的乌鸦。
4. 探究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