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全程导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中学作文 / 各类作文指导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9/3/5 15:26: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7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3100字。
高考作文全程导练——材料作文的审题
第二节审读材料,深掘题旨
——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读懂材料,选准角
  ——事实材料作文题审题
  知识导学
  给材料作文是高考作文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形式.它具有考查角度全面、起点公平等特点,也为我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相对于命题作文而言,材料作文要求更高的理解、判断和分析能力。给材料作文的最大特点就是“由此及彼”,审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合理联系社会生活,作出个人的认识和评判。阐明自己的主张。
  方法导引
  正确理解材料内容的方法。材料作文的审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
  由于分类的标准、方法不同,对命题材料有种种划分。本节将常见的作文命题材料分为三类:事例型,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观点或一种现象。这类材料,我们在审题中辱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如: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多带刺。
  本则材料围绕着一个内容。但由两部分组成:第一段列举现象;第二段以“有人说’’的形式对上文进行总结概括。综合整则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第二段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最佳观点。即“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2.把握隐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容易疏漏。如1999年的作文题它在提供“记忆移植”的材料之后,提出了“注意”,在“注意”中有“只要与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有关,即符合要求”,这是显性要求。它的隐性信息是“那将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3.推敲词句,找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如下面一则材料。
  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们出过“1+l”这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
  材料中科学家罗素的话是值得推敲的关键。“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由于和顾忌的呢?”概括成一个正确的主张(观点)是:要勇于坚持真理。当然,如果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分析一下“面面相觑”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观点:先入为主往往影响人的判断力。
  4.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质。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请看下题:
  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国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里,看它能不能辩出里面有东西。”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修养、公德问题。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